从2015年到2017年,人脸识别技术经历了从快速落地到多领域应用的井喷式发展,交通、安防、金融、消费等各大领域纷纷开始试水,这些创新应用不仅刷新了人们的眼界,还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便捷和新鲜的体验感。
现在iPhone X 可以刷脸解锁,坐车、支付能刷脸,走在路上也离不开刷脸。人脸识别技术也同样被肯德基、缤果盒子等商店采用,而人脸识别应用更早已被许多政府单位及银行机构大幅采用,近期在新闻上屡屡看到在考试中引入“人脸+指纹识别”技术来验证考生身份,还有警察使用人脸识别警务眼镜识别出逃犯或是冒用他人身分证件,重庆机场可刷脸登机等等新闻,人脸识别相关新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超出我们的想象。
新闻
热点
4月23日,深圳交警在全国率先试点“刷脸”执法,经过一周的宣传期,5月1日正式启用“刷脸”执法。记者从深圳交警获悉,5月1日共抓拍特殊行业人员闯红灯58宗、非机动车进入机动车道行驶67宗。
▲经后台比对,该小哥为特殊行业库里的京东配送员何某某
5月1日9时20分,一名身穿红衣的快递小哥在国花路桂花路路口北方向骑着标有“京东”字样的电动车闯红灯行驶,被路口的刷脸电子警察设备抓拍。通过后台秒级人脸比对,该小哥为特殊行业库里的京东配送员何某某。
依照《深圳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横过机动车道未按通信号指示通行的,处一百元罚款。目前深圳交警已将违法信息通过短信方式发送给何某某。同时,也标志着深圳首宗“刷脸”违法产生。
何某某表示,其当时驾驶电动自行车前往福田区天泽花园送一个网购的小冰箱,然而送过去后发现业主不在家,遂返回快递网点。在行驶到国花路桂花路路口时,看到马路两边都没车,在侥幸心理的促使下驾驶电动自行车闯了红灯。
记者了解到,何某某所在的快递公司已经知道其交通违法情况,公司将对其进行内部处罚。
据悉,5月1日共抓拍特殊行业人员闯红灯58宗、非机动车进入机动车道行驶67宗。同时,在上一周过渡期,刷脸电子警察共比对闯红灯368宗,机动车道行驶504宗。
(图片来源于网络)
“Facebook因面部识别技术侵犯用户隐私遭起诉”“逃犯听张学友演唱会被人脸识别认出落网”“各地陆续启用人脸识别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这三类文章让人脸识别技术“赚足”了眼球。近两年人脸识别技术飞速发展,从公司打卡到治理交通,在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遍地开花的同时我们得思考,这项技术的发展对我们来说到底是“喜”是“忧”?
1隐私安全:悬在头上的一把剑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人们在畅享便利的同时,对其安全隐患及伦理困境也深表担忧。如文章开头中说道,Facebook因面部识别技术侵犯用户隐私遭起诉,各地陆续启用人脸识别治理“中国式过马路”在被点赞的同时,也收到恶评无数,因为闯红灯者的隐私会被曝光。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确实有“芝麻开门”的便捷效应,但智能硬件、摄像头随时随地采集我们的个人影像资料,而这么长时间大规模地积累用户数据,必然涉及个人数据与隐私保护的问题,潜藏着安全隐患。
在这个信息即是价值的时代,个人隐私信息的商业价值日益凸显,在“刷脸”过程中,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甚至包括用户性格在内的大量信息,都会被采集并储存。而所采集到的个人隐私信息,必然成为不法之徒眼中的“肥肉”。一旦这些信息得不到妥善保管而被泄露,那么用户就无异于处在“裸奔”状态,其安全必然得不到有效保障。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已超过10亿元,预计到2021年将达到51亿元左右,如此肥美的“肉”,早已被“群狼”盯上,如何防止隐私泄露已经成为悬在各家企业头上的一把剑,除了企业不断完善漏洞之外,目前人脸识别技术还没有一个行业标准,制定并完善行业标准已经迫在眉睫。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的人脸识别产业的需求旺盛,需求推动导致企业敢于投入资金。目前,该技术已具备大规模商用的条件,未来还将高速增长。
2人脸识别应用如雨后春笋,资本市场亦欣欣向荣
在中国,人脸识别技术也同样被淘咖啡、缤果盒子等无人商店采用,而人脸识别应用更早已被许多政府单位及银行机构大幅采用,近期甚至在中国新闻上屡屡看到许多如江苏省南京市在高等教育考试中引入「人脸&指纹识别」技术来验证考生身分,还有河南省郑州铁路警察使用人脸识别警务眼镜识别出逃犯或是冒用他人身分证件的民众等新闻,众多人脸识别相关新应用应运而生。
随着人脸识别的普及,除了硬件厂商外,中国资本市场更将此领域的旷视科技、商汤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中科视拓、格林深瞳、汉王智远等人脸识别方案公司视为金鸡母而争先投资。
3人脸识别厂商亦愈趋完整,关键核心芯片的国产化
在广大的人脸识别市场培育下,中国芯片厂商瑞芯微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MWC 2018展会上展出自家相关方案-DEEPEYE120。
搭载RK3288+RK1608的DEEPEYE120可支援传统摄影镜头、Wi-Fi连接、H.264 & H.265编码,且每秒可同步抓取50张人脸,将广泛应用于监控、门禁、闸机、机器人等产品。
其RK1608除能与前代RK1108一样以DSP角色独立支持以上应用外,MWC 2018展会上更展出搭载RK1608芯片的智能型手机,RK1608影像处理芯片与手机平台结合后,将有效提升手机的影像处理速度和拍照效果,并达到降低功耗益处,瑞芯微为中国人脸识别核心技术再下一城。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实上,除了同行之间的你追我赶,人脸识别公司还面临来自上游硬件公司的竞争,比如海康威视、大华等。
资料显示,海康威视目前已经有2000多万台摄像应用装置在全球应用,销售额位居摄像头领域第一。同时,海康威视也在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布局。早在2006年,海康威视就开始布局智能技术的研发,其于 2017年正式发布了“IOT-基于神经网络的认知计算系统--海康AI Cloud框架”。
上游硬件厂商布局AI安防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摄像头领域的产业链很长,而传统的硬件厂商已经深耕多年,一般新兴的人脸识别算法公司很难把产品的性价比降低到与海康威视等传统硬件厂商一样的水平。
一位行业从业者坦言,“一些硬件公司通过买人脸识别公司的算法技术,然后整合到硬件中,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这让他们压力很大。”
安防领域竞争的激烈促使人脸识别公司转而寻求新的机会。此前,融到4.1亿美元的商汤宣布将把一部分融到的钱用于研发无人驾驶,云从科技宣布将进军教育、医疗、智慧社区等领域。
总之,除了金融、安防之外,互联网、汽车、零售、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都在逐步引入人脸识别,遍地开花是大势所趋。 (部分内容来源于中国安防展览网)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