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交通运输研究所主任程世东发表了主题演讲。
以下为程世东演讲内容。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来交流。我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互联网+交通新业态的发展与管理政策》,因为我本身主要是做政策研究的,所以说跟大家探讨一下个人的几点认识。
分享经济?共享经济?或者互联网+新业态?
个人认为还是称之为互联网+新业态,因为共享经济或分享经济本身就有一定的分析,关于什么样才是真正的共享经济,最核心的是闲置资源还是经营性资源、是B2B还是C2C的问题,这有很大的争议。并且对于互联网+交通的新业态而言,每个新业态里面存在着闲置资源和经营性资源的问题。不管是网约车、还是共享单车、或共享汽车等,越来越倾向于经营性资源,也就是企业自己买的专用的车辆来进行经营。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个人认为现在官方的文章里面表达了他的定义,其实还是比较准确的。我们所说的专车、快车是网络预约出租车,我们的共享单车是互联网自行车租赁,共享汽车叫小汽车共享分时租赁。虽然不太符合我们老百姓的说法,但它还是比较本质的定义了这种事物。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更倾向于互联网+新业态,它更多的是传统业态的一个升级版,利用移动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对接,实现了按需提供服务的状况。
第一,“互联网+”其实是指“移动互联网+”,因为移动互联网跟交通是吻合的,交通的所有要素更多的是移动的,包括出行、个人是在移动的、车也是移动的。在传统的互联网阶段,“互联网+交通”没有太大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发展以后,才有了快速的发展。
第二,为什么资本高度关注?其实这个大家也清楚,因为衣食住行的行是非常广泛的,互联网是讲究入口、讲究流量的,所以就会对交通非常关注。当然资本的力量确实有力的推动了所有业态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首先在发展的过程中,这个行业新的发展若是相对比较平缓的发展,或者快速发展是没有问题,但是爆发式的发展对我们的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包括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网约车对传统业态的矛盾解决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共享单车快速发展使得停车、管理可能都很难在短时间跟上。资本是逐利的,在逐利快速退出以后,可能又会产生更大的难题。
第三,网约车也好、共享单车也罢,快速发展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很多人就说,它是提高了我们的服务质量,提供了个性化多种多样的出行服务,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但是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在这个行业、在原有的传统业态上供给不足的,例如网约车其实是因为传统的出租车供应不足;共享单车是因为原有的最后一公里的汽车是缺失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供给不足导致的,当然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是另外一个方面。
不论是网约车、共享汽车、共享单车以及共享停车,它的异同点在哪儿?最大的共性是互联网经济,确实是有规模化以后高度集中垄断的状况,当然它也有差异。网约车为什么会那么快发展,随后为什么共享汽车发展比较慢,而共享停车发展又更慢呢?这就是主要原因。
互联网+新业态发展态势
谈谈发展业态的发展态势,首先网约车快速发展的真正原因,还是原来的供给不足。现在发展到什么阶段,其实大家也有目共睹,我认为从行业管理的角度来讲,它更多的是一个规范发展的阶段。因为现在更多的是需要让人、车要素的合规,让它能够真正的承担它线上管理的责任,对于市场的发展阶段是一个稳定发展。从市场的格局上来讲,大家现在比较清楚的是一种“独角兽”的状况,但是个人认为不排除以后慢慢的有其它市场主体存在或者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尤其是城市级的以及专业化的平台。
对于共享单车的发展状况大家也很清楚,大部分城市基本饱和,也形成两大市场主体。就以后来讲,现在已经发展到这种状况,后面不管是这两大市场主体还是新的市场主体,它已经进入健康发展的状况或者应该健康发展的状况。谁能够最后存活下来,我认为首先是谁更符合老百姓的需求,包括车的质量,可持续性等。另外,企业想在这个城市里存活,一定需要发挥他应有的线下管理责任,有运维的能力,符合政府的规定。即企业跟政府有一种良性的互动,才会使得这个企业能够长期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共享汽车也发展了很长时间,但是一直比较缓慢,它像共享单车和网约车这种爆发式的发展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它有局限性,更多的是和出租车去竞争、比对,包括网约车。在便捷性度、价格、包括提供服务的多元化等等,其实都和网约车、出租车差不多,并没有明显的优势。所以不可能再去复制网约车和共享单车发展的道路。它更有可能的一种循序渐进的发展路径,在目前来看选择特定的人群或者特定的场景去发展。
其实共享停车也是一样的,共享停车从一开始跟网约车基本上同时出现的,有很多资本在关注在推动这个事情,但是一直发展更慢。它的特点是因为停车场的所有者只能在每个企业、每个单位里面,不可能像共享单车或者共享网约车一样自己去买车做这件事情。而停车场的所有者对于把他的资源拿出来共享的意愿,其实都不是特别的强,各种各样的原因。住宅类的、商场类的、机关事业单位的等等,虽然原因不一样,但是最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太愿意把他的资源共享出来,所以说这是导致共享停车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
当然这两年发展稍微快了一点点?原因是在做共享停车的企业一直是用共享经济互联网的思路来说服所有者的,但是所有者对这个不感冒,给所有者带来的利益其实是很少的。从去年开始有一个趋势,共享停车在跟业主在探讨的时候换了一种思维或者换了一种说法,例如,我给你实现了智能化,也就是智能收费,能够减少跑冒滴漏,减少人工成本。其实跑冒滴漏在停车领域里面的比重是很大的,一般来讲加上智能化的收费系统以后会减少跑冒滴漏,能够使得他的收益提高30%到50%以上,这个对于所有者的推动性还是非常强的。这两年更多的是以智能化的说法在推动着这个事情,当然我认为它以后也会进入规模化寡头垄断的格局。
定制公交,个人认为它是受政府的约束最大的一个领域,所以说它的发展更多的取决于政府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市场的开放力度。这是一个发展的态势。
互联网+交通新业态的管理政策
第一个是政策价值趋向,其实每次在制定一项政策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价值趋向,决定我们对它是鼓励、还是大力鼓励;是发展、还是规范发展。对于所有的互联网+交通的新业态来讲,毫无疑问我们都是要鼓励的,因为它确实是更好的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更好的推动了传统业态本身的转型升级。
同时也需要看到一定要规范发展,在刚开始前两年大家可能对这个不是特别的看重,但是这两年老百姓和政府的认识更加到位,所以我们要对它进行更加的规范化管理。现在更多互联网+新业态考虑的是线上的东西,而其实它本质上所有的业态都是传统业态的升级,也就是运输业或者是交通业线下是主要的、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需要规范发展。在所有的业态里面为什么我们的鼓励力度不一样?最主要的取决于政府看重的它是不是集约化,是否共享并不重要。因为考虑的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只有更大化的节约利用道路资源,对环境的污染带来更小的影响,鼓励的程度才会更大。
从这个角度而言,对于网约车、共享汽车本身是小汽车出行,我们可能对它鼓励的力度就没有那么大,至少没有共享单车那么大。当然我认为最需要大力鼓励的,其实是现在发展比较慢的互联网巴士,即公共交通。公共交通更有效地吸引私家车的转移,要想实现整个城市的交通拥堵的缓解,最主要的是把小汽车的人转移过来,其实它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在两年以前出台了网约车政策承认它的合法,其实我们应该看到,除了对老百姓的更好服务的提供以外,还应该充分的看到它的正面性,就是为传统出租车的改革创造了契机和条件。
目前发展到这个阶段,我们怎么去看在其中的一些问题呢?如何去理解国家的政策里面提到的错位发展呢?首先所有改革需要采用渐进式的路径,不仅仅是出租车改革。只有渐进式改革的路径才能保持行业的稳定,所有的互联网+新业态大部分都是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而爆发式的增长和政府渐进式的改革路径是有冲突、有矛盾的。现在看网约车对于传统出租车的冲击,其实已经基本上结束了,在这种情况下,错位发展策略或者战略是否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是让这两个业态各自独立的和谐发展,最后走到一起变成一体融合的概念。我个人认为,一体融合可能是一个最终的目标和趋向,如果最终是一体融合,现在对于更多的应该是巡游车向网约车靠拢,在管理方面,对人、对车、对要素要更加宽松、要更加市场化,同时让它两个要变成一个东西。简而言之,巡游车驾驶员也是出租车驾驶员,网约车驾驶员也是同样的驾驶员,我们没有必要区分开,车也没有必要区分开,在定价机制上更加趋向市场化,企业的用工方面也更加的灵活。线上管理也是一样的,巡游车的管理要求,网约车也是同样的管理要求,来保证服务质量、保证安全,甚至最后我们的方向都是一致的。都是出租车,既可以巡游、也可以网约。
当然现在我们最主要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推动网约车的合规化。这需要更有效的手段去实现,目前的手段还不够。对于巡游车来讲,最迫切的问题是解决定价机制的改革。
共享单车,对共享单车的看法首先是自行车,然后是经营性。更多的是要积极的鼓励它,但在鼓励的同时,一定要强调企业的管理责任。当然政府的责任也不容忽视,政府应该为自行车的发展创造更良好的骑行和停放的环境。大家都说乱停乱放,这有人的原因、有企业管理不到位的原因,其实个人认为很重要的是我们停放的地方不够便利,能力不够充足。所以,政府需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企业也需要把自己线下管理的责任承担起来。
对于定制公交、互联网巴士,最主要的是政府要尽快的明确态度,制定规则,只有这样市场才能够发展。
对于共享停车,我认为共享停车或者说互联网停车有三大板块:
☞ 收费智能化
☞城市停车政府管理信息平台
☞面向老百姓的停车信息诱导系统
在这方面政府应该做什么呢?其实我认为政府应该做的是,第一,路内停车的智能化收费;第二是城市停车管理信息系统,也就是行业管理需要做的事情。而面向老百姓的停车信息诱导系统,这应该交给市场来做,现在有很多城市政府在做了路内停车系统和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以后,再做面向城市的老百姓的停车系统,这是比较难的。我认为所有面向老百姓服务的尤其是提供出行服务的平台信息系统,只有企业才能做得更好,因为企业才会更好的考虑老百姓的需求,来不断地改善他的服务。
我一直是做研究政策制定的,我们最后所有的政策制定其实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和平衡。比如说网约车,在政策制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新旧这两个业态的矛盾,既要让巡游车有改革,又要让网约车有发展,同时要考虑打车一族和乘出租车的人以及公交车的人的利益诉求。如何解决自行车和小汽车停车中的争夺,以及我们自行车停放和一些休闲、健身、娱乐场所以及绿化方面的平衡,包括很多的老年人,其实他认为挤占了他的休闲场所等等,其实这都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博弈和平衡。最后,我认为任何一个政策出台没有哪一方是完全满意的,一定是大家都不满意的。
不同新业态的发展、创新、融合,对管理带来的变化和要求:
● 模糊了经营与非经营、职业与兼职的区别。
● 对于行业管理来讲,其实行业的界限在慢慢的模糊。尤其是现在的出租车、网约车、共享汽车、汽车租赁都在慢慢模糊,如果无人驾驶就全都变成一个行业。对于管理部门来讲,是不是需要改成按要素或者属性进行管理,也就是人的管理、车的管理等等,按照这种方式来管理是不是更好。
● 它打破了行业的局限性,也就是说不仅仅市交通本身,对于互联网+新业态来讲,它一定是更综合的,我们对市场垄断行为的监管、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对金融安全的监管、经营体系的监管等等,一切都需要更多部门来共同努力。当然互联网+新业态对政府的监管能力也提出更大的考验。
● 要有有效的手段,这些手段需要依法推进。我现在最大的体会是,现在的互联网市场主体你在对他进行规范管理的时候,促进我们政府依法管理。而原来我们的政府在管理的时候更多的是采用行政手段,现在在市场的推动下,我们更多的是慢慢向法律的依法来进行治理的方向发展。
我就简单跟大家交流这些,谢谢!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