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未来五到十年,将会有更多的智能交通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从而实现做大帮强的梦想。
近年,交通拥堵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智能交通也日益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伴随着城市智能交通的发展,我国智能交通产业逐渐成为新兴的极具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随着智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交通也成为倍受关注的热点行业,同时也引起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智能交通行业融资、上市、并购大戏不断上演。
智能交通行业掀起并购潮
2015年9月,继收购轨道交通企业华启智能进入智能交通领域后,东方网力又联合收购中盟科技40%股权。其中,东方网力以 11675 万元收购中盟科技 25%股权。中盟科技是国内领先的电子警察系统厂商,主要从事城市智能交通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为客户量身定制城市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图片源于网络)
2016年2月,北部湾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以20.09元每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8213.04万股,作价16.5亿元收购博康智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
2017年1月1日,北部湾旅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审议北部湾旅全资子公司博康智能更名的议案》,同意北部湾旅全资子公司博康智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公司名称为“新智认知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博康智能是国内领先的智能交通、交通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智能交通领域深耕多年,有着深厚的行业积淀。北部湾旅通过收购博康智能,开启了传统海洋旅游运输及旅游服务向智慧旅游、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战略转型之路。
2017年7月,北部湾旅又宣布,拟1.27亿元收购云南博康49%股权,继续加大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布局力度。
2016年6月24日,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兴通讯签订《关于转让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84.86%股权之股权转让协议》,高新兴以1.484亿元价格受让中兴智联84.86%股权。7月25日,双方完成股权交割,中兴智联成为高新兴控股子公司。
中兴智联原为中兴通讯整合物联网领域资源后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是首家通过机动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国家标准认证检测的企业,在公安部交科所组织的机动车电子标识移动通信基站干扰、多标识碰撞干扰、邻道干扰、识别率等性能测试,成为业内唯一通过全部测试的厂商。同时,在各类应用场景和环境测试中,中兴智联产品表现出了超一流的品质,综合测试排名第一。
在股权交割仪式上,高新兴董事长刘双广表示,本次股权交割完成后,公司将以电子车牌为切入点,构建新一代车联网商业模式。
2016年8月31日,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出资7696万元,通过股权转让和增资的方式,取得广东方纬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2016年12月3日,航天科工一院并购江苏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天科工一院以中国航天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投资主体,采取受让+增资的方式成为大为科技的第一大股东。大为科技加入航天后,航天科工一院将在市场、资金等方面积极支持公司发展,努力促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尽快把大为科技打造成为航天科工集团在城市智能交通和轨道交通领域发展的主力军,助推智能交通产业跨越发展。并购大为科技后,航天科工一院智能交通产业形成了城市、城际、轨道等业务板块的全覆盖。
大为科技主要从事城市智能交通、轨道交通、城市隧道及管廊综合监控、建筑智能化、信息系统集成和行业应用软件开发等业务领域。并购后,公司更名为江苏航天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3月22日,苏州科达1960万元收购江苏本能40%股权,以机动车电子标识为载体,延伸科达在智慧交通市场的布局。
江苏本能主要从事机动车电子标识的研究和开发,并提供解决方案及整体应用业务。截止2016年末,江苏本能拥有43项授权专利、8项软件着作权和7项商标权。智能交通是科达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市场,通过本次交易,科达将从市场开拓、客户资源共享、技术融合等多方面与江苏本能建立更紧密的业务合作关系,助力本能在智慧交通行业的发展,同时延伸科达在智慧交通市场的布局。
2016年11月28日,宇视科技与北京千方科技集团签署股份转换协议,进行股份转换与重组。股份交换是指一家既存公司的全体股东将其所持全部股权与另外一家既存公司增资发行的股份相互交换,前一家公司的股东取得对后一家公司的股权,后一家公司则成为前一家公司的全资母公司。股份转换后,宇视仍然坚持原有的业务发展方向、战略、团队独立运作,不发生任何改变。
2017年11月7日,千方科技发布公告,拟发行股份购买交智科技96.72%股权,交易价格45.46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前,千方科技持有交智科技3.28%股权。交易完成后,千方科技将持有交智科技100%股权。
交智科技是为收购宇视科技而特别设立的主体,直接持有宇视科技100%股权。也就是说,宇视科技成为千方科技的全资子公司。与其几家并购不同的是,这不是其他巨头并购智能交通企业,而是智能交通企业为完善产业布局而进行的扩张并购。
此次收购,在安防和智能交通行业引起极大关注。
纵观近年传统智能交通领域的并购,除了千方科技并购宇视外,大手笔的还不多,从中可以看出,智能交通行业仍然是一个“辛苦”的行业,赚钱速度和投资回报率相对互联网创投行业仍然不高,仍属长线投资行业。
共享交通领域的资本与并购更火爆
近年,互联网创新催生共享经济新生态,共享交通成为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智能交通领域科技创新的一支劲旅。因此,共享交通领域的资本与并购更加精彩,主要表现在融资和收购两个方面。
共享交通创造融资神话
共享交通出行领域
说到融资,在共享交通出行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滴滴。
(图片源于网络)
2017年12月,滴滴完成新一轮超40亿美元股权融资,新融资将用于人工智能(AI)技术开发等。截至2017年12月,滴滴估值超过500亿美元,成为亚洲估值最高创业公司之一。
截至2017年年6月,滴滴已经融资150亿美元,腾讯、苹果、蚂蚁金服、富士康、软银、招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知名大公司都参与了投资,金沙江创投、淡马锡、DST、中投公司等投资巨头也纷纷入局。融资具体明细如下:
天使轮融资。滴滴成立于2012年,最早获得了数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阿里巴巴前高管王刚是其中的天使投资人。
A轮融资。2012年11月,滴滴获得金沙江创投A轮融资300万美元。
B轮融资。2013年4月,滴滴完成B轮融资,腾讯投资1500万美元。
C轮融资。2014年1月,滴滴完成C轮1亿美金融资,中信产业基金、腾讯以及其他机构分别投资6000万美元、3000万美元、1000万美元。
D轮融资。2014年12月,滴滴完成D轮7亿美元融资,由淡马锡、DST、腾讯主导投资。在完成D轮融资仅仅两个多月后,滴滴宣布与快的合并。
E轮融资。2015年7月,滴滴完成30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为中国平安、阿里资本、腾讯、淡马锡、中投公司等。
F轮融资。2016年6月,滴滴宣布完成新一轮4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新的投资方包括苹果、中国人寿及蚂蚁金服等。腾讯、阿里巴巴、招商银行及软银等现有投资人也都参与了本轮融资。
本轮除股权投资外,招商银行还将为滴滴牵头安排达25亿美元的银团贷款,中国人寿对滴滴进行了20亿人民币(约3亿美元)的长期债权投资。这也意味着,滴滴本轮融资的实际总额高达73亿美元。
此轮融资不久,2016年8月1日,滴滴宣布收购Uber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双方互相持股。
2017年之后融资。2017年4月28日,滴滴宣布完成新一轮超过55亿美元融资,以支持其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和前沿技术领域的投资;2017年12月,滴滴又完成新一轮超40亿美元股权融资……
在2016年收购Uber中国业务后,滴滴一直努力向海外扩张。2017年3月,滴滴在硅谷开设了一个研发实验室,专注于开发智能驾驶技术和AI安全。从滴滴的业务发展和布局看,滴滴已经不再满足于互联网租车业务,而是向交通出行大数据服务方向发展。
互联网停车领域
在互联网停车领域,最有代表性的是ETCP。
2015年6月,ETCP获得5200万美元A轮融资,并创下停车类创业公司最大单笔融资纪录。
2016年8月,ETCP与万达飞凡达成战略合作,并宣布完成B轮融资,此次融资数额15.5亿元,再创互联网停车领域融资神话。
共享单车领域
共享单车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要属ofo和摩拜两大“独角兽”。
ofo融资历程:
2015年10月,Pre-A轮,唯猎资本和东方弘道投资投资;
2016年1月,A轮,金沙江创投领投,东方弘道跟投2500万;
2016年8月,A+轮,真格基金、天使投资人王刚等共同提供A+轮融资;
2016年9月,B轮,完成经纬领投、金沙江、唯猎资本跟投数千万美元融资;
2016年10月,C轮,包括滴滴出行数千万美元C1轮战略投资,及美国对冲基金Coatue、小米等领投的C2轮投资,一共1.3亿美元;
2017年3月,D轮,由DST领投,滴滴、中信产业基金、经纬中国、Coatue、Atomico、新华联集团等机构跟投,总共4.5亿美元(约31亿元)。
2017年7月6日,E轮,由阿里巴巴、弘毅投资和中信产业基金联合领投,滴滴出行和DST持续跟投,共超过7亿美元。
2018年3月13日,ofo宣布完成8.66亿美元的E2-1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灏峰集团、天合资本、蚂蚁金服与君理资本共同跟投。
摩拜融资历程:
2015年10月,A轮,数百万美元,愉悦资本投资;
2016年8月,B轮,数千万美元,熊猫资本、愉悦资本、创新工场投资;
2016年8月,B+轮,数千万美元,祥峰投资、创新工场投资;
2016年9月,C轮,1亿美元,红杉资本、高瓴资本等投资;
2016年10月,C+轮,高瓴资本、华平投资、腾讯 、红杉资本、启明创投、熊猫资本、贝塔斯曼、美团王兴等投资;
2017年1月,D轮,2.15 亿美元融资,腾讯、华平投资领投,新引入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包括携程 、华住、TPG等,红杉、高瓴等现有股东跟投;
2017年2月,D轮,新引入新加坡投资公司淡马锡的股权投资;
2017年6月,E轮,6亿美元,由腾讯领投,新引入的战略和财务投资者包括交银国际、工银国际、Farallon Capital等重磅投资人;TPG、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高瓴资本等多家现有股东继续增持跟投本轮。
纵观共享交通领域的融资,基本都是让人目瞪口呆的神话。钱来的容易,因此大火烧钱也成为共享交通行业的“标签”。但是,伴随着高回报,共享交通领域的投资风险也是巨大的。所谓共享交通互联网创新,其实本身技术含量并高,拼的主要是商业模式。资本永远是逐利的,在风口时,资本都会杀进来。但到底谁最终能成为行业“独角兽”,没人能知道。
因此,共享交通领域的资本寒冬,也是相当冻人的。2015年网约车之争让滴滴成为出行行业巨头。2016年之后,无论是智慧停车、O2O货运还是共享单车,市场前景都还充满不确定性。
并购,共享交通成巨头之间的游戏
除了融资,共享交通领域的并购往往也是“天价”并购。
过去行业企业间的并购,往往是老大、老二为争江湖地位,抢先并购老三或老四,老大并购是为了稳固老大地位以免被老二超越,老二并购是为了超越老大成为新老大。
但基于互联网的共享交通具有典型的互联网行业特征,因此并购往往是,老大老二联姻,老三老四纷纷死去,最后形成“一家独大”。2014年12月,滴滴宣布与快的合并;2016年8月,滴滴宣布收购Uber中国,成为出行领域的老大。此前他们都是“冤家”和对手。
2017年11月,货车帮与运满满战略合并,双方将共同成立一家新的集团公司。由著名投资人王刚担任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兼CEO,货车帮CEO罗鹏和运满满CEO张晖兼任集团联席总裁。货车帮和运满满是O2O货运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就在几个月前,他们还在互撕。
互联网行业有一个著名的是“721法则”——即行业老大占据70%的市场份额,老二占据20%左右的份额,剩余10%的市场份额由几家小公司分食。在这种背景下,老大老二合并,竞争的结局可想而知。如果再加上他们背后的投资者和利益链,共享交通基本就是巨头之间的游戏。
除了业内竞争对手之间的并购外,巨头之间的跨界并购也成为常态。
2018年4月3日,美团宣布以35%股权、65%的现金收购摩拜单车,其中3.2亿美元作为未来流动性补充,A、B轮投资人及创始团队以7.5亿美金现金出局。
在此之前就有消息称,摩拜将以37亿美元的总价出售给美团,包括27亿美元的实际作价及10亿美元债务。
这正应了那句话:在互联网行业,你不知道明天会有谁杀进来。
上市,谋求更大发展
传统智能交通企业,在融资方面没有共享交通企业的优势,只有通过上市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从而为企业谋求更大发展。
据统计,目前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约有70余家上市公司,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35家,香港上市3家,新三板挂牌超过30家。
企业上市,就奠定了企业在资金方面的优势。企业有了充裕的资金作后盾,市场扩张就有了强有力的保障,在项目竞争中也增加了不少优势和胜出的砝码,因为人们对上市公司的信任度要普遍高于非上市公司。因此,近几年在新三板挂牌交易的智能交通企业形成“扎堆”效应,已经超过30家。
由于是上市公司,当有新项目或需要购买资产需要资金时,可以通过发行股份方式募集所需资金,比如千方科技收购宇视,就是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进行。北部湾收购博康智能,也是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进行。
相对来说,主板上市的优势比较明显,无论是融资额度还是市盈率相对都比较高,主板上市的门槛相对也高。新三板相对较弱一些,门槛相对也低。截至 2018年4月11 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总计 11345 家,累计发行股票金额达 275.2 亿元,平均每家企业331万元。
2012年10月,武汉中科通达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国内首个登陆新三板的智能交通企业。2016年12月,中科通达终止新三板挂牌交易,又成为首家终止新三板挂牌交易的智能交通企业;2014年12月,郑州天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成为国内首家登陆新三板的智能公交企业。
2017年2月,天迈科技终止新三板挂牌交易,同时宣布进入创业板申请审批程序,有望成为创业板智能公交第一股;2016年8月,中兴软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2017年10月,中兴软创终止新三板挂牌交易。中兴软创是中兴通讯控股子公司。2016年,中兴软创营业收入19.3亿元,智能交通是其主营重要业务板块之一。
2018年2月9日,中兴通讯发布《关于转让中兴软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部分股份相关事宜的公告》,以 12.23亿元将所持中兴软创 43.66%股份转让给阿里巴巴旗下公司,中兴软创成为阿里巴巴控股公司,在资本道路上可谓一波三折。
滴滴,已经是巨头了,但是还没有上市。据媒体报道,滴滴预计将于2018年下半年在美国上市,估值将有可能达到800亿-1000亿美元。届时,中国的又一个巨无霸型的互联网上市公司将诞生。
无论是上市也好,还是被大公司注资、控股也好,亦或被全资收购也好,其实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融资,为企业谋求更好、更大的发展。
预计未来五到十年,将会有更多的智能交通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从而实现做大帮强的梦想。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