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车联网平台,怎样Get到用户?

2019-01-15 09:35:18 责任编辑: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型集团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一般集团企业除了总部之外,还会有多个直属机构、分公司、全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型集团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一般集团企业除了总部之外,还会有多个直属机构、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以及幼儿园、医院等下属或附属机构,这些机构的办公场所、员工生活区往往分散在多个不同的园区。而且,集团的车辆资源也非常丰富,既有某个部门或领导干部专用的小汽车、又有用于员工通勤或集体出行的大中型客车、还有用于生产作业的工程车,也有员工私家车。这些需要频繁出入各个园区的车辆,分属于上述的各种不同机构、不同部门或者个人,但是由于业务关系需要常常往来于不同园区之间。为此,一些集团的部分园区专门建立了门禁系统和停车场信息系统,以管控车辆出入和停车。

联1.jpg

(图片源于网络)

但这些信息系统一般都是独立、零散的,只面向本园区的用户,对于本集团其他机构和园区的车辆无法提供信息化管理和服务,而更多的园区还没有建立信息化系统。因此,对于一个集团企业来说,有必要搭建一个车联网平台,以E-Tag为介质,将集团内部所有车辆的信息统一集中,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整个集团车辆出入管控效率、停车资源利用率、车辆使用效率及车辆防盗保护能力。

此外,大部分集团企业也会有一些内部酒店、休闲度假区以及诸如超市、饭堂之类的消费场所,员工在这些场所的出入或消费往往需要和个人信息绑定,CPU卡显然是最优选的信息绑定介质,而且在一些集团企业内部已经得到应用。借助CPU卡识别个人信息不仅可以和E-Tag识别车辆信息相结合,为车辆管理提供多重安全保障,也可以将CPU卡在集团内部各场所的出入门禁和消费等其他应用看作是车联网平台的拓展。

 面向集团企业的车联网平台需求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车联网平台的搭建,应该是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完善网络搭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最终通过各种应用提高对车辆的管理效率和对人员的服务质量,因而应该按照以下的需求进行建设:

● 以提升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为出发点

平台要能提高公务车、员工车、来访车的使用管理、防盗管理和停车管理效率,提高对相关人员的服务质量,最好能采用“E-Tag + CPU卡”的技术路线,将车辆管理和员工一卡通相结合。

● 整合现有资源,完善联网建设

平台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集团内部已有的信息化系统,比如车辆出入门禁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员工进出办公场所的门禁系统、呼叫系统等。同时,还应针对集团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空白,为信息化建设暂不完善的机构增建新的智能系统,完善联网建设。

● 形成信息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在整合资源与完善网络的基础上,将人、车、路作为管理和服务的信息节点,形成三者互联互通的信息及控制网络,最终形成一个以员工CPU卡为基础的庞大信息网络,将分散在集团内部的车辆资源、员工信息、出入口信息、停车资源、公务计划、出行安排、访客接待等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实现信息资源充分共享。

搭建一个平台,扩展多个应用

在实现对车联网平台中所有信息节点的实时、动态感知,实现网络式管理、提供平台式服务的基础上,可以借助城市一卡通“应用领域广、客服体系完善”的优势,将车联网平台与城市一卡通的应用平台相结合,扩展应用到公交、地铁、停车、小额消费等城市消费领域。

面向集团企业的车联网平台框架
 

● 逻辑架构

面1.jpg

(面向集团企业的车联网平台逻辑架构)

面向集团企业的车联网平台从逻辑架构上分为三层:底层——感知层,中层——网络层、上层——应用层。

感知层是平台获取、识别节点信息的来源,由路侧天线、车载标签、摄像头、各种终端和人、车、卡组成。如果将车联网平台比作“人”,感知层就相当于人的“末梢神经”,其主要功能是感知、识别物体和采集信息。

网络层由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和云计算平台组成,相当于人的“中枢神经”和“大脑”,专门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

应用层结合集团企业的实际需求,实现平台的智能应用,相当于人的躯体和四肢,将“大脑”得到的“知识”通过行为反馈出来。

● 物理架构

面2.jpg

(面向集团企业的车联网平台物理架构)

面向集团企业的车辆网平台物理架构有三层,包括一个集团总部的平台管理中心、若干应用分平台和外场设备。

集团总部的管理中心,是整个平台的应用核心。它不仅承担了整个平台的数据汇集、存储及备份的职责,也负责将汇集的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应用于不同的功能。此外,管理中心还须提供与集团内部其他信息化系统、城市一卡通应用系统、银行系统等外部智能系统的接口。

应用分平台按照不同机构或者以园区为单位,设有各自的服务器和工作站,将所辖范围内的园区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等处的外场设备采集的信息汇集、分析和处理,一方面向外场设备发出行动指令,一方面向集团总部的管理中心发送数据。

外场设备指布设在园区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关键道路的路侧、大楼出入口等地方的设备以及安装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和员工持有的CPU卡。

● 应用架构

1、平台的基础应用

基础应用包括所有外场设备信息节点的静态信息的管理,以及基于人车双重身份识别的智能停车、车辆安全、公务车监管、智能接待等基本应用。

(1)基础信息管理:管理的信息包括车辆信息、员工信息、员工卡信息、集团直属机构和下属公司的信息、集团内部停车场信息、集团内部消费场所信息、与员工卡合作的商家信息等等,这些信息是平台其他应用的数据基础。

联2.jpg

(图片源于网络)

(2)智能停车:系统将各园区的所有停车位划分为不同区域,按照园区内部公务车、园区内部员工车、来访的集团内部公务车、来访的集团内部员工车、来访社会车辆划分车辆性质。系统为不同性质车辆分配不同的停车区域,并将车辆与其所属部门的信息进行绑定。当车辆经过门禁进入园区时,系统进行人车双重身份识别——通过E-Tag和CPU卡——获取车辆性质和员工所在部门,向车主提示为其分配的停车区域,并通过布设在出入口和路侧的VMS,发布不同停车区域的实时停车信息、指引线路信息和停车区域分类。系统也能够在临时事件发生或者停车资源紧缺时,根据临时安排及时调整停车区域的绑定信息,避免车主因盲目寻找停车位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车辆拥堵。此外,系统也可以和停车场的监控系统相结合,加强分类停车管理,提高停车资源使用率。

面3.jpg 
 集团某园区的智能停车分类示意图)

(3)车辆安全管理:集团内部车辆采用“E-Tag + CPU卡”互锁机制,实现车辆的身份唯一性,提高车辆的安防级别。车主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车辆闲置时通过手机、短信或网络等方式,在系统中对车辆进行远程锁定。被锁定车辆在未解锁状态下出入园区,系统能自动识别并拦截车辆,通过报警器、语音向保卫部门报警,同时以电话、短信或其他方式通知车主。

(4)公务车监管:公务车及司机由指定权限的管理人员通过系统为其分派任务,系统在没有接收到特许指令的情况下,不允许公务车出入园区。在正常工作日工作时间内,公务车在没有出车任务的情况下驶离园区,将会被系统识别、拦截并自动报警;在非工作日内,向公务车分派的出车任务将被记录在系统内,没有出车任务时出入园区同样会被系统拦截和报警。公务车在预计的出车任务完成时间内没有回到指定园区或指定停车区域,系统将通过短信方式向该车的管理人员发送自动提示信息。

(5)智能接待:用于集团内部或外部人员交流、参观、考察的来访接待。系统接收到录入的接待事件之后,根据事件安排从接待预案库选择预案,并分派任务,向相关接待人员发布接待事件安排。接待车辆在出入园区或者经过关键道路节点时,系统可通过E-Tag识别车辆,通过短信向相关人员提示接待车辆的到达信息,通过VMS发布欢迎词,也可以通过自动语音播报欢迎来访人员。

● 平台拓展应用

(1)与员工一卡通结合:系统可以和园区及办公楼门禁系统、员工上下班考勤系统、集团内消费一卡通系统等等结合,借助员工CPU卡识别个人信息。例如与指纹门禁系统结合,门禁出入控制以指纹系统为主,刷卡系统备用;对园区内部员工出入门禁以指纹识别,而集团内部其他相关人员可以采用刷卡的方式,在得到后台管理系统确认的情况下,进入管控区,触发刷卡系统的时间、门禁位置、人员身份等相关数据上传至后台管理中心以备监控和查询调用。系统也可以和集团消费一卡通系统结合,员工卡可以用于集团内部所有园区的所有消费场所,如饭堂、超市、休闲区、酒店、附属消费机构。

(2)与城市一卡通结合:员工卡可以以城市一卡通为基础,应用于所有城市一卡通可以应用的消费领域,比如公交、地铁、公共停车收费以及超市、报刊亭等小额消费,也可以根据集团内因公集中消费的实际需求,以及员工相类似的消费习惯,主动拓展集团外部的应用,例如在车辆加油、车辆养护、车辆保险以及员工福利发放等方面与各种商家合作。

面向集团企业的车联网平台效益
 

● 经济效益

车联网平台的搭建,使集团企业在车辆出入管控、停车管理、公务车使用管理和车辆安全防盗方面提高管理效率,节约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 企业文化建设

平台的搭建利于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强化集团形象,发挥集团对外引力和对内凝聚力。车辆安全管理、公务车监管、智能接待等应用,能增强员工使命感。出入门禁、消费、考勤、员工福利发放等集团内应用和公交、地铁、停车、小额消费等城市应用的“一卡通”,能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增强员工凝聚力、归属感。

● 网络效益

平台将集团内所有车辆的信息集中,形成一个“虚拟社区”,将车辆或车主纳入其中。由于“虚拟社区”将大量车主用户团结起来,对外形成一个整体,因此能够产生网络效应,形成信息的高速大范围传播,对外界的整体敏感性提高。针对车辆的管理和针对车主的各项服务,由于用户群体庞大,整体敏感性较高,一方面服务质量因受到重视能够提高,另一方面用户均摊成本也会降低。对于车主来说,集团内部“虚拟社区”形成的网络效益对外扩散,使其在车辆保险、养护、加油等服务中能够受到VIP待遇。

结束语
 

本文介绍的面向集团企业的车联网平台,依托RFID电子标签和CPU卡,整合已有系统,完善形成控制车辆的信息网络,在实现车辆和人员信息在集团内部充分共享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应用于智能停车、车辆安全管理、公务车监管、智能接待等集团内部生产生活,也能应用于员工在集团内部 “一卡通”。此外,如果CPU卡是以城市一卡通为基础,也能扩展应用于公交、地铁、停车、小额消费等城市应用领域。

本文介绍的平台不仅是面向集团企业的,它同样适用于城市政府机关的多个部门、高校联盟(或者大学城)的多个校园、开发区的多个科技园区、同一地产商的多个物业小区等等。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