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工信部部长苗圩:道路标识红绿灯都要接入5G车联网

2019-03-29 14:00:13 来源:搜狐智库责任编辑: Esme
摘要:3月28日下午,工信部部长苗圩出席2019博鳌亚洲论坛时指出,在3G、4G时代,全球都有多个标准,到了5G时代,全球终于统一成一个标准。中国在5
3月28日下午,工信部部长苗圩出席“2019博鳌亚洲论坛”时指出,在3G、4G时代,全球都有多个标准,到了5G时代,全球终于统一成一个标准。中国在5G领域的专利数已经占据一定优势,未来最大的应用领域在车联网,无人驾驶汽车就是最早的探索。

 

苗圩表示,他已与交通运输部部长达成共识,实现红绿灯的智能化改造,以减少道路堵塞,提升运行效率。

以下是苗圩演讲原文。

提到5G,我想最关键的还是开放合作,全球统一标准。

在3G的时代,全球大概有三个标准。到了4G时代,全球有两个标准。到了5G,全球终于统一成了一个标准。在这个标准的制定的过程当中,中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这个标准不是中国主导的。

各国产业届、研究部门都对5G的全球统一标准做出了贡献。虽然以专利数来说,中国可能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是毕竟现在欧洲登记的专利数占到了30%左右,也就是说还有70%的标准专利是掌握在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的公司和研究机构的手里,所以这是全人类各国共同努力的一个结果,我们一定要珍惜。

我想统一标准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为产业的发展,为各方面的应用,这是非常重要的。

谈到5G的应用,我觉得是二八分布,20%用于人和人之间的通讯,80%可能用于物和物之间的通讯,就是刚才几位朋友说的移动物联网的概念。那么从通讯的角度来说,5G能够传很多4G不能传的东西。

比如说我们现在都在探索虚拟现实VR,AR,很多的虚拟现实场景是需要5G传输的。比如说最近中国的几个电视台开通了4K高清的频道,那么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通类似的频道。

今年春节晚会设立了深圳的分会场,拍到的春节晚会的这些图像,都是通过5G的传输传到了北京的主要会场。所以在传输的方面,会大大的拓展我们的应用。

在应用的方面,我觉得最大的也就是移动状态的物联网。移动状态的物联网最大的一个市场可能就是车联网,以无人驾驶汽车为代表的5G技术的应用,可能是最早的一个应用。所以全球都在致力于推动无人驾驶汽车的开发进程。

在这里面必须要涉及到人和车,车和车,车和路之间的通讯。而且车是始终在移动的状态,靠固定的网络通讯肯定是不行的,一定要用到移动的网络通讯,而且这个数据的传输量比我们人和人之间的数据传输量,不知道要大多少倍。所以我们现在也在致力于研究推动车联网。

我可以给大家报告一个最近的进展。我和交通运输部的部长达成了重要的共识,就是在中国的公路上要加快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的改造。把道路的一些标识,道路的红绿灯,道路的一些管理规则,都通过智能化的改造把它固化下来。

现在很多汽车厂研究的车要识别红绿灯,必须用颜色传感器,这个传感器是非常贵的,将来除了发红绿黄三个颜色信号之外,在信号灯之后,还可以发通讯的信号。车上用一个通讯的接受装置来识别红绿黄,进而可以在红绿灯上装上摄像头,可以看到所有的车辆路过的速度,它的驾驶习惯,这样子可以减少很多道路的堵塞,也可以很精准的释放红绿灯间隔的时间,这样子就可以使道路通畅,可以使通行的效率大大的提高。

所以我们要发挥车路协同的这种优势,要传输这些信息,传输这些信号的话,必须要使用5G的技术。这是非常大的流量,非常大的带宽,而且需要很短的延时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这些技术的应用还是指日可待的。

至于其他方面的应用,大家都在探讨,移动方式的应用除了车之外,还有无人机,还有飞机,还有火车各个方面移动的东西。

最近我听到了一个消息,现在中国的一家企业和日本的一家企业在合作,将来农民耕地作业也不需要人来操纵了,可以通过5G的技术,把田化成作业区,变成一个平面的图像,然后给拖拉机设计行走的轨迹。

将来人就可以坐在家里,一边拿着手机,一边操控着拖拉机,拖拉机也可以实行无人驾驶,也可以实现电动化,这都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所以现在要说规划,是有一个大体的规划,但是更多的应用还得靠5G的网络搭建起来,各行各业相互之间融合渗透。它会激发出许许多多我们今天可以想象到的,甚至今天还想不到的事情。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