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北京发首份自动驾驶路测报告 安全行驶超15万公里

2019-04-04 13:39:37 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 Esme
摘要:2018年,北京市已为8家企业的56辆自动驾驶车辆发放了道路临时测试牌照,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已安全行驶超过15 36万公里。到2022年,北京智
2018年,北京市已为8家企业的56辆自动驾驶车辆发放了道路临时测试牌照,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已安全行驶超过15.36万公里。到2022年,北京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开放道路里程达到2000公里,这意味着在越来越多的马路上,市民将看到自动驾驶车辆和普通车辆混合行驶。这是来自近日发布的本市首份自动驾驶报告——《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报告(2018年)》中的数据。

百度等8家企业获牌照

该份由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管理联席工作小组指导编制的报告显示,北京市在自动驾驶的政策制定、标准研制、路网开放、牌照申领、测试监管及应用示范等方面,均有探索。

目前,本市建设了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海淀基地、东方时尚驾校大兴基地两个自动驾驶封闭训练测试场。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淀区、顺义区、房山区四个区域,开放了44条道路、共计123公里自动驾驶测试道路,覆盖了多样化的城市交通场景,开放道路总里程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2018年,北京市已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的56辆自动驾驶车辆发放了道路临时测试牌照,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已安全行驶超过15.36万公里。

“北京市在测试牌照规模、测试主体数量、车辆类型丰富度上均居于全国首位。自动驾驶车辆数量占全国50%以上,开放道路测试里程也领跑全国。”报告编制单位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开放道路里程将达2000公里

《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19年-2022年)》提出,到2022年,本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区域面积达到500平方公里、开放道路里程达到2000公里。

开放测试道路是有社会车流、人流参与的受限(限制时间、限制路段)实际道路;开放测试区域是有社会车流、人流参与的具备实际运行意义的区域。未来,在路上(如在测试道路较多的亦庄)看到自动驾驶路测车辆,市民们不必惊讶。目前,测试车辆早晚交通高峰不得上路,且只能在天气晴好的时候上路。这些车辆车身有明显的红黄相间的“自动驾驶测试”标识。

众所周知,在世界范围内,自动驾驶路测曾出现多起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该如何把控测试的安全性?一方面北京要求测试车在封闭测试场经过严格测试,以保证进入实际道路前已达到相应水平;另一方面,北京还研制了驾驶员安全管理规范,建立驾驶员定期培训考核机制。

据了解,北京编制了自动驾驶车辆能力评估标准和场地技术标准,将车辆自动驾驶能力和测试道路均进行分级,确定其能行驶的测试道路级别。自动驾驶测试车辆要配备驾驶员,不允许与测试无关的人员进入测试车辆。

自动驾驶车辆还要安装监管装置,接受第三方机构日常监督。此外,北京还推出国内首个自动驾驶车辆事故责任保险,为开放道路测试保驾护航。

自动驾驶产业落地试运行

在海淀公园,百度的自动驾驶阿波龙巴士已经开始了试点运行。外形圆润、车身遍布多个雷达和摄像头,没有方向盘,有8个座位,蓝色的自动驾驶巴士外形呆萌,市民在微信公众号预约后可以试乘。

目前,戴姆勒、奥迪等大批国际自动驾驶测试主体纷纷在京设立研发测试中心,百度、上海蔚来、腾讯、滴滴旅行、小马智行等众多国内自动驾驶测试主体也将研发中心设在了北京。

小组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北京将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体系,构建以京津冀地区道路环境和驾驶行为为主体的测试基础数据库与场景库,形成虚拟仿真-封闭场地-开放道路逐级联动的测试评价流程,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中心。

同时,北京将研究推进自动驾驶载人测试。研究测试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建立载人测试数据信息追溯、安全监管平台。研究设立自动驾驶综合示范区域,在安全、可控、可管理的前提下,推动技术成熟的自动驾驶车辆在固定时段、固定区域开展多种模式的载人测试。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