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星联天通融合北斗+天通,拓宽大交通领域多场景化应用

2019-07-12 16:51:15 责任编辑: Esme
摘要:万众瞩目、翘首以待的2019第八届深圳国际智能交通与卫星导航位置服务展览会如约而至,于6月20—22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举行。走过八年的该
万众瞩目、翘首以待的2019第八届深圳国际智能交通与卫星导航位置服务展览会如约而至,于6月20—22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盛大举行。走过八年的该展会每次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技术展示台,为了寻找智能交通另一番风景,记者来到主题为“共建北斗导航,服务一带一路”的第十四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运营商大会现场,聆听了深圳星联天通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经理李杨关于《天通数据及北斗短报文在大交通中的融合应用》主题演讲,受益匪浅。会后,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李1.jpg 

采访李杨是件愉悦之事,她不仅有女性的敏锐思维,对于市场与技术也是了如指掌,她似乎总是站在行业高度去理解记者的问题,而不仅仅只是在讲述公司的事业。

Q:在高新兴展台看到贵公司的产品,请问星联天通与高新兴的关联?

李杨:星联天通是高新兴集团的一个产品业务单元,负责为行业市场客户提供物联网安全、三防特种等行业属性的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2014年,公司受工信部电子司邀请,参与了我国首颗自主研发的移动通信卫星—“天通一号”01星卫星终端产品的研制,由此进入卫星通信领域,并凭借强大的研发和市场能力快速发展,取得了行业领先的位置。2017年高新兴集团出于对卫星通信产业的关注以及对卫星物联网的长期布局,正式成立了“深圳星联天通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卫星通信技术在行业市场的融合应用与长期发展。

Q:此次展会及论坛都在关注“北斗+”,公司以哪些优势来征战智能交通市场,其优势是什么? 

李杨:星联天通的优势是我们团队基本都来自通信行业内著名的公司,拥有深厚的技术研发功底和市场开拓能力,我们非常关注技术与场景的深度结合。从通信技术的角度说,未来全球一张网的概念包括蜂窝通信和卫星通信的深度融合。有时候我们也会听到5G加卫星等于6G这样的观点,其实也不无道理。毕竟全球范围内还有超过80%以上区域还没有蜂窝系统的有效覆盖,信息孤岛一直存在。从技术方面说,融合了公网和包含北斗、天通在内的卫星通信,为包括智慧交通在内的全球物联网基础业务提供“永远在线”的联接服务,这是未来很重要的产业化能力。我们相信,只有更多的联接才能产生更多价值。

就目前现状而言,在我国交通领域传统的蜂窝网络还不能形成真正的全覆盖,最明显的例如海洋、航空更多需要卫星通、导与公网的结合形成无缝切换的通信网络,而陆地作为公网信号相对覆盖率最高的交通区域,其实也存在大量的网络空白区域;同时,在某些灾害影响公网信号中断时,卫星通信都将是重要的网络连接方式。

另外,我们一直关注着卫星通信将在未来不断促进的新业务应用产业。我们知道,技术不能脱离应用场景,否则就毫无价值。星联天通的优势不仅在于通信技术的多年积累,更关注实际应用场景的实现。我们在大交通领域的车联网、船联网方向有多年的项目沉淀与场景研究,这些经验的积累最终将以更广泛、更智能、更安全可靠的联接,服务于包含智慧交通在内的用户。

Q:北斗导航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卫星通信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比较遥远的东西,卫星通信市场的风口在哪里,在中国该领域市场如何?未来发展的方向在何处呢?

李杨:我们关注到,中国北斗产业的发展要致敬一代又一代产业从业人员的坚持。北斗导航与北斗短报文通信,从2012年开始面向亚太地区推广使用,到目前为止,我国北斗产业已相对成熟,应用也十分广泛。

同样,从2016年8月我国天通一号01星发射升空,2018年进入试商用,可以提供语音、连续的短信和数据业务,通信技术上的进步,带来了用户应用的不断丰富,例如卫星电话、卫星物联网数据采集与传输、视频回传等。我们一直相信卫星通信和蜂窝通信是紧密关联的,而不仅仅是应急阶段的补充。这是像埃隆马斯克等先行者提出的“星联网”概念的核心。

可以预见,随着低轨卫星方案的实施,在技术上将进一步实现更低时延、更低成本、更高带宽的卫星通信联接,在终端形态上也更接近我们现在使用的基于公网环境下的终端产品。随着产业规模化发展,那时卫星通信也将更进一步走向人们的生活,融入人们的日常通信,卫星通信将迎来自己的风口期。

Q:除了交通,卫星通信还有在哪些领域有所作为或者说还有哪些市场空间?

李杨: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大交通是其中最为活跃的行业市场,无论是公网还是卫星网络,在大交通领域均有很大的需求和应用。除此以外,在工业物联网、低密度聚居、户外探险等领域,都是卫星通信重要的应用场景。

Q:卫星通信仿佛很遥远,那怎么共建一个生态?公司怎么布局,还看好哪些方面的合作?

李杨:面向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我们首先会关注和卫星系统相关的交流、合作,因为所有应用都是基于技术基础之上的解读,卫星技术是我们跟踪的方向,国内外卫星系统的技术演进与布局我们都十分关注。其次是应用层面,我们最为关注的是技术与应用场景的结合,我们会深耕场景去理解最贴近用户的需求,用户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源动力,终端和运营平台都如此。所以公司会借助卫星通信技术,结合5G发展,立足于应用场景,提供更多的商业模式。比如:此次展会星联天通推出的智慧车联,对于运营车辆和货物跟踪、货物安全、冷冻货物管理、车辆数据监控、燃料管理、驾驶员安全管理、导航和路径规划、地理栅栏、调度和送货路径优化以及应急响应等功能实现。

李2.jpg 

采访后记

其实就记者认知而言,卫星通信是非常遥远的距离,所以此次采访记者全程都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完成。尽管对于卫星通信方面没太多话语权,但不难看出李杨所在的星联天通以及母公司高新兴的产业布局与商业逻辑,依托高新兴强大的整合与融合能力,他们从物联网到星联网,始终立足于为客户提供“永远在线”的联接与服务,或将在大交通领域拓宽更多场景应用。

总之,在包含北斗、天通在内的卫星照耀下,商机无线,乾坤未定时,你我都是黑马!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