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城市流空间 必须充分发挥交通流驱动作用
交通功能的强大在于它不仅能改变一连串社会事实,更能引起整个社会系统的变化。一个地区要想发展,交通是其出发点。交通所构筑的不同系统展现了不同的社会模型。交通系统与城市的发展存在着某种高度的匹配。交通系统是否完善成为社会进步与否的参照指数。孤立的社会系统因与外界交换渠道、交换链条的断裂而走向解体。在未来流动性社会的大趋势之下,城市的发展必须与去中心化生产相结合,与流动性社会需求的要素相匹配。
当今社会正处于流动性社会转型阶段,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正悄然改变要素流动方式。交通运输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必将与信息交互作用,成为落实产业互联网赋能传统行业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政府对供给和需求的调节作用逐步被数据流动所取代,大数据帮助实现了从消费者源头识别需求,帮助生产者实现供给。自动化的交通运输作用将逐步被强化。
未来社会是以交通运输作为基础的复杂流动性巨系统,要求构建一个万物互联、多元多维度的大数据全息感知体系。强调“城市治理”的政府将变成服务型政府,城市发展将突出精细治理、精明增长。交通运输更加强调服务于人的出行需求和多方共同参与的可持续移动性。出行服务越来越关注出行感受,要求能够提供个性化、注重体验的全过程服务,对出行链进行一体化整合与优化。附着在数据流之上的智能高铁、智能道路、智能航运、自动化码头、数字管网、智能仓储和分拣系统等新型装备设施,要求城市具有全息感知、全程服务特征。总之,构建城市流空间必须强调数据流和交通流作用,充分发挥交通流的驱动作用,围绕交通流构筑城市信息流,更好地服务于人流。
强化交通流和信息流融合支撑能力建设
打通不同运输方式、不同产业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顺畅流动。数据时代是一个将数据当作核心资产的时代,数据呈现战略化、资产化和社会化等特征。随着数据作为国家战略资产意识的增强,各部门间的数据壁垒越来越强,交通运输部门要协调数据间的联通,在运输管理领域,管理部门要强化顶层设计,以多式联运推广为契机,加快铁路、公路、航空、水路数据标准建设,打通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加快打造多式联运大数据平台,加快完善部省两级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机制,建立各业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主干通道,形成行业统一的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推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城市和企业发展需求,加快构建以城市交通及企业业务需求为核心的高层次、高度抽象的概念模型,加快数据中台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构建一套持续不断把数据变成资产并服务于社会的机制,调动数据所有者的积极性,加快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部门协同、安全可靠、服务高效的目标,做到全数据流转、全业务协同、全流程覆盖、全过程监督、全要素掌握。
交通流的规划要以数据流为基础,适应其发展。交通规划要以交通流为驱动,注重交通运输部门自身数据与网约车、电信运营商等数据的融合校准,从数据表象研究走向内在属性挖掘,多维度定义交通用户社会经济属性,根据出行频率、所使用交通方式,挖掘空间集聚规律,更好地进行城市内部交通布局规划。在适当分类基础上,根据进入城市的窗口位置(交通枢纽、重要交通通道等)分类,揭示出更多空间关系属性,更准确地进行时空耦合,紧扣城市群都市圈交通、城市群对外交通等多种类型交通需求,更科学准确地进行都市圈、城市群交通系统设计,构建主动服务交通服务体系,以数据的流向服务交通流向规划,不断强化二者之间的同频共振,实现以交通流为驱动、数据流为辅助的流动性社会,动态调整流向,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促进行业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
建立城市间交通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支撑政府规划决策、行业运营管理和公众智慧出行服务。面向未来自动驾驶时代,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会同发展改革、工信、住建、公安等部门建立城市数据感知平台,前瞻性部署未来交通设施建设标准,将智能感知与空间、交通等同步规划、同步建设,部署城市感知网路,赋能城市全域感知、智能触达、数字运营和智能决策,加快助力城市管理数据协调,用精细化数据管理城市,帮助城市管理形成新型交通组织模式和城市间管控模式,更好提升行业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为公众出行提供精准高效服务。
运用区块链强化交通流和数据流共振,提高城市交通网络效率。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平等公开的特性,强化数据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更安全高效地与交通流实现共振。通过区块链共识机制实现更加安全可靠的认证存储车联网数据,实现服务数据的可持续性。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车辆的信息,更好地实现车辆的共享,减少城市交通网络拥堵。在基础设施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推动基于区块链的数据交互共享,政府部门充分发挥监管职能,通过在本地部署区块链验证节点,提供共享数据验证服务,对数据来源和真实性进行确权,推动建立数据共享利益机制,鼓励不同部门、企业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数据交互共享中的应用,在交通运输行业形成典型数据交互共享解决方案,促进多主体达成共识,形成高效协作的区块链应用生态环境。
强化交通流与数据流的协同,推动城市治理服务转型。未来城市将发展成为可感知、可运营、可管控、可服务的城市,核心就是要依托智慧交通和未来科技打造“四个城市”,即全息感知城市、在线推演城市、闭环管控城市和全程服务城市。通过“四个城市”的打造,构建高效、绿色、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网络,更好实现人员、生产资料和货物自动化位移的流动化社会。结合城市大脑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路、交通工具间的沟通机制和标准,发挥云计算、边缘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5G、光纤、卫星等通信技术的互联互通作用,通过对城市交通体系进行全域即时分析、指挥、调动、管理,从而实现对城市的精准分析、整体研判、协同指挥,实现城市交通网络智能化、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