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中国还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的观点成为当时最热的话题。
尽管严谨的他引证了数据并延伸出自己的分析与判断,但这一数据与人们印象中机场人山人海的场景形成强烈反差,很多人对此深深怀疑。
不过,也有人呼应他,说这个数据基本反映了国内民航业发展的事实——很多人坐不起飞机,民航还存在巨大的潜在用户市场。
讨论的方向里,除了坐飞机成本高,还有坐飞机的流程被认为是繁琐的、冗长的,坐高铁则相对顺畅。此后几年,我们也继续见证着中国高铁成为新的“四大发明”,享誉全球。
近日,《“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呈现在大众面前,这个一贯有着“保守”气质的领域正逐渐走向大众化,其规划也被热议,机场数字化、智慧民航、航空物联网等成为应有之义。
在这场数字洪流来临之前,人类早已经过了许久的速度探索。
速度崇拜和效率至上
飞行,是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领域。从嫦娥奔月的浪漫到敦煌飞天的理想,到莱特兄弟的传奇一飞,到孙中山喊出“航空救国”,到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二虎争霸,再到马斯克企图驾着SpaceX遨游太空,飞行梦想到飞行探索,饱含着人类对于速度的崇拜。
近几十年,中国民航曲折中前进,掌握了自己的节奏。坐飞机从身份的象征到普通人也能消费,昭示着这一出行方式走进大众。
与飞行器相伴而生的机场,是搭乘空中交通及供飞机起降的设施,是为航空而建的重要地面保障系统,从承载单一飞机起降功能到发展成多功能,扮演的是“护航使者”的角色。
很多时候,大众在机场的第一次体验,就决定着其下一次是不是还继续选择坐飞机。
天上有飞机在追求速度与安全,地面有机场在追求效率和体验,它们是完美的搭档。
在全球,中国机场的吞吐量一直靠前,世界前十的机场,中国占了3席。即使是疫情期间,中国的机场也依然很坚挺,中国机场群已成为世界最繁忙的区域。
面对《“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面对2022即将到来的人口春季大流动,面对智慧机场与乘客服务的未来课题时,伫立在西南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是一个经典的研究样本。
据初步统计,2021年,昆明机场完成航班起降27.9471万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3222.16万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37.72万吨。
巨大的数字背后是一次次服务的考验、效率的考验。
在数字化的探索与实践背后,我们先追寻下这座机场美丽的历史。
1922年,昆明一个叫巫家坝的地方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机场,即巫家坝机场。抗战期间,该机场是飞虎队的主要基地、司令部所在和驼峰航线的终点站。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巫家坝成为了中国最重要和起降最繁忙的国际口岸机场之一。
可以说,巫家坝机场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崛起和一个城市的变迁。
随着旅客吞吐量的逐年增加,远远超出航站楼的设计容量,当时的机场运营压力巨大,并且由于巫家坝机场距离市中心直线距离仅有6.6公里,随着城市化发展,周围早已被楼房包围,周围不具备扩建的条件,正因为如此,迁建一座新的机场,也就是长水国际机场,成为当时云南的选择。
2012年6月27日晚上22时许,最后一架航班飞离巫家坝机场,标志着拥有90余年历史的巫家坝机场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一座占地面积比三峡工程还大的新机场,出现在了昆明城的北面。
长水,开启了新的飞行时代。
数字“大考题”与微信“小程序”
正是在效率至上的推动下,昆明机场走向了进化。
放眼全球,很多机场正在发掘自身的潜能,将基础设施的运营服务和数字化服务做结合,商业模式也逐渐从“基础设施服务商”向“数字化服务运营商”转变。
数据显示,除北上广深等少数发达地区外,中国目前230多家民航机场平均的非航空业务收入(包括传统商业零售收入)占整体收入比例不足20%,这个数字也将有机会在未来5年内逼近至30%。
一直有观点认为,机场作为承载大量消费行为、对接出行刚需的重要基础设施,亟需重新思考其非航业务的商业模式,以利用其独一无二的触点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对数字时代消费者的商机把握能力、充分挖掘“手机不离手”的个体消费潜力与价值。
尤其,旅客对出行服务的便利性和及时性期望愈来愈高、移动数字化技术已经全面融入普通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数字化变革浪潮的深入和消费者行为模式的不断变化,各大机场已开始通过多种数字化手段来满足亿万旅客的多元化消费需求。
在昆明机场,以旅客为中心,聚焦不同类型旅客在出行的每一个环节中的个性化需求,一款由昆明机场集团联合腾讯共同打造的机场小程序在2021年上半年应运而生。
小程序可以实现在一个ID上绑定旅客的数字化身份,通过使用小程序统一入口,为旅客在进站、出发、中转及接送机等场景提供机场全流程的服务。
云南机场集团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信息技术中心总经理孙劲晖提到,“围绕旅客、接送人员、机场员工,从他们的视角来体验怎么去提供服务,从进港、出港、中转、接送机,方方面面我们都考虑到。自5月初模拟运行以来,目前小程序的注册用户量达到158万,日活已经突破15000+。半年多,这个用户量是比较大的。”
为了快速触达用户,尤其是让更多在机场的旅客用上小程序以便提高通行效率,小程序与云南疫情码打通了,将疫情码和国家大数据通行卡做在了小程序的主页,每天的防疫政策也在主页展示,旅客对于疫情防控信息的掌控就非常便捷。
如果旅客在机场找不到该趟航班的值机柜台以及登机口,小程序还可以实现定位导航,找到最佳路线。
尤其,在线购物也是非常便利的功能,小程序的“机场购”中,美食、购物、特产等多种品类可供旅客在线查看,有知名品牌和特产店供旅客选择,线上线下结合,非常符合中转乘客的需要。
对于旅游目的的乘客,还可以在小程序上进行门票预订、酒店预定和提前租车。
对于老人儿童等群体,小程序提供爱心服务预约、电瓶车预约等功能,还为残障人士及其他需要特殊照顾的旅客提供无障碍车位预约,体现真情服务。
为提高用户满意度,项目研发人员还在小程序上设置了服务评价和投诉处理的板块,给旅客带来了更好体验。
“聪明”机场的更多变量
“希望更多人去用,享受到数字化的便利,是我们目前想要做的事。”孙劲晖表示了他的想法。
可以说,轻量级的长水机场小程序给了奔赴彩云之南的旅客以异样的体验,同时也为长水国际机场带来了新的气象。
当然,数字科技延展而来的改变不止于此。据了解,2021年,昆明机场实现“刷脸出行”,已搭建人脸识别系统和人像数据平台,国内出港59个登机口刷脸登机服务全覆盖。33条刷脸自助安检验证设备已投入使用,人均安检验证时间从12秒缩短至7秒,已为1000多万名旅客提供自助安检验证服务。
此外,昆明机场在国内率先实现航站楼WIFI 6网络全覆盖,无死角、高速度的WIFI上网体验也为下一步数字场景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整个行业来看,一张脸出行必将成为广泛应用,旅客仅凭一个ID就能全流程无感化出行;一挂到底也将得到大规模复制,跨航司行李直挂解决方案覆盖了国内大部分航空公司。
加上长水机场小程序这种聚焦旅客服务体验升级的产品出现,一旦在业内得到推广,“智慧民航”4个字必将增添更多实际的内涵。
物联网、AI、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数字孪生、无人驾驶,正一步步叩响机场民航的大门。
“人享其行、物优其流”的美好愿景正从纸面走进现实,我们也有幸成为伟大工程的实践者、受益者。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