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明表示,作为中国智能交通领域的龙头企业,海信在智能领交通域积累了24年169座城市这样难以复制的经验,凭借坚实的技术底盘,建立起了宽广的护城河。
作为人们印象中的消费电子企业,海信何以能在这些年里持续引领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并改变着一座又一座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
5年助19城登“缓堵”排行榜
近日,高德地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等权威机构共同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指出,2021年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仅有8座城市拥堵同比下降,其中5座城市的缓堵项目由海信参与承建,占比超过6成。
榜单显示,这5座城市分别是西安、昆明、兰州、银川、贵阳。以拥堵降幅最大的西安为例,第十四届全运会期间,海信团队在协助西安交警进行交通警卫安全保障任务的同时,也在助力打通交通“大动脉”,共建设114条“绿波带”,让市区道路通行效率提升了23%,加上对主城区1341处信号灯的整体智能化改造,市区主要区域和十四运会涉赛道路忙碌而通畅。
“西安全运会期间,我们保障超过2000次共计300个小时的信号控制分秒不差,100余趟勤务线路精准抵离,圆满完成全运会信控“0失误”保障目标。” 海信西安智能交通项目经理叶垚江介绍。
在银川,海信自2014年起协助交警承建“缓堵提畅”工程,2018年第三季度,海信智能交通团队仅用时三个月,便将第一季度曾排名全国“首堵”的银川“踢出”了城市拥堵榜外。2020年,银川在高德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健康指数”同比变好城市TOP10中排名第7位,在拥堵同比下降城市榜TOP10中排名第5位,打造了令业内瞩目的“银川模式”。
数据显示,银川市城市拥堵指数已经连续5年下降,拥堵指数从2016年1.65持续下降到2021年1.30,下降21.2%,平均行车速度从2016年29.03km/h持续提升到2021年38.50km/h,提升32.7%。
实际上,从2017年开始,海信所服务的城市,已经连续5年占据该榜单的半壁江山:2017年度“十大拥堵缓解城市”中,海信智能交通服务城市占据7席;2018年度“拥堵同比下降TOP10城市”有5城入围;2019年度“全国拥堵缓解城市TOP10”入选6城;2020年度“交通健康指数同比变好城市TOP10”和2021年的“拥堵同比下降城市榜”均入选5座城市……
24年深耕服务全国169城市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1998年,海信开始进军智能交通领域,彼时智能交通的概念在国内落地不过3年时间。
“我们专门花钱去调研,发现智能交通行业未来市场很大,而且国内没有形成领头企业和充分竞争格局,全国的底子都很薄弱。”海信集团副高级总裁陈维强1998年从哈工大博士毕业来到海信不久,就加入到智能交通研发团队,一路参与见证了20年来海信在这一领域的一步步发展。
最初,海信确定了两条产品线:一个信号控制系统,这是整个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的核心;另一个公共智能交通系统。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围绕产品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海信做了很多技术攻坚,并且在国内最早研发拥堵控制体系。
2005年,海信迎来在智能交通领域发展的重大机遇,这一年,北京数字奥运工程智能交通项目招标。“这次招标从硬件性能、软件功能,到售后服务,还有协议是否开放,都有很高的要求。最终,海信以领先20分的成绩战胜西门子后成功中标。自此之后,海信打开北京市场,迄今北京有近一半的信号机都是海信的。
正在进行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海信又一次负责赛事的交通保障。海信全新升级安装的冬奥会场馆以及其周边近120台交通信号机系统,全部接入新一代管控平台,既可以智慧调控,也可以由中心指挥人员远程对道路口信号状态进行监管、调控,保障奥运车辆、运动员和市民更畅通、安全的出行。
经过24年的技术深耕,目前海信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国169个城市,在青岛上合峰会、武汉军运会等重大赛事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圆满完成赛会的保障任务。
砸钱砸不出来智能交通
有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3547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6948亿元,年均增速14.39%。去年开始,北京、深圳、上海等出台相关政策,智慧城市成为下一轮区域竞争的关键词,智能交通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兴起,智能交通行业迎来许多互联网巨头入局,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来势汹汹”,智能交通市场新一轮竞争愈发白热化。
“智能交通绝对不是写本书那么简单,也不是资本说了算。”陈晓明说表示,智能交通以及智慧城市领域,目前是资本和科技扎堆的一个赛道,许多互联网公司也在这个赛道上耕作许久,给行业带来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打法,一开始也给海信造成了一些冲击和干扰,但智能交通市场的复杂性并不是简单靠资本、概念撬动起来的,经过了最初的一些冲击,海信的优势如今愈发显现了出来。
陈晓明介绍,智能交通的交付是一个硬活。海信智能交通与其他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将技术优势扎根业务实践,把人工交通调优经验和大数据经验融合起来,通过信号机一点点积累交通控制策略,这不是短时间能积累出来的,未来,行业应注重将人工调优的经验和大数据的经验融合起来。
目前,海信智能交通积累了24年的经验,并以此为开端拓展了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轨道交通、智慧建筑、公共安全等多个B端业务板块,建立了行业内最大规模、最强实力的研发队伍,拥有行业内最强的创新能力。
“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到了真正拼硬实力的阶段。最终是背后的技术、执行落地和交付说了算,最后要看是否给客户带来了价值。”陈晓明说。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