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化时代进步,世界各国都在进行汽车普及,长期以来,中国驾驶人数量、机动车保有量、道路里程持续增长,道路交通出行的体量巨大,从“硬件”来看,中国已进入汽车社会,成为交通大国。数量众多的密集度较高的汽车行走在道路上,造成路况环境的拥堵。
一直以来,城市交通管理,着力完善交通法规、加强道路监控以及通过对路口信号配时优化等措施来进行道路安全保障。尽管手段措施几乎已经推到了极致,交通法规也在社会大众层面大力宣传普及,但随着近年涌现的许多交通新业态,交通安全防控形势复杂多变,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依然严峻。
以大学高考为例,众多参加高考的人为什么只有少部分能及格?因为人群不一致性。一样的知识,可每个人的理解和运用是不同的。高考不通过,今年不能读大学而已。
可是道路交通参与者汇聚社会各个层面,不同知识、不同认知理解、不同行为举止的众多人群,在有限的时空共用道路资源;人群的不一致性,外加车辆物理质量惯性与驱动性能不一致性,就更加加大了这场“道路交通参加考试”的难度。道路上的交通参与者,即考生,对道路交通与车辆驾驶,从法规到技能拥有众多规则选项,这必然是一份难度更大的考卷。
幸亏道路交通“录取率”很高,“高分”和“及格”不受名额限制,所有包括“及格”水平以上的人都可以使用道路资源,以满足社会出行需求。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相对时空场景里,哪怕路上只有极少数“及格”低水平的参与者占据了路面资源,也会让所有道路参与者只能跟随“及格”者后面,导致那些“高分”水平的人不能“一骑绝尘”,也不能得到更快捷更安全的出行体验。
更不堪的是,只要出现少数对交通法规条款与实际操作理解运用错误的“不及格”情况,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当然,众多勉强“及格”者们与“高分”者都同在该特定时空中,道路路面车道资源使用就只能算是“及格”水平了。笔者认为这正是道路拥堵产生的根本原因。
从安全角度来看,车间距离越大越安全,但是距离过长,则会影响道路通车流量,不利于通行效率。假设一群相互熟悉的专业驾车人上路,来自老司机之间的默契,道路车辆移动速度和车辆相互间距,将与目前普通的道路交通车流很不一样!这也说明道路交通的道路使用效率,其实很符合“木桶原理”,即是道路数量众多密集度较高路段场景中,道路使用效率是由“及格”水平高低决定的。
要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就必须想办法将“最短的那块木板”,即是“及格”水平提升。这也说明了长期以来一直在路口车辆数量视频探测和通过时长配时的方法,对拥堵解决见效不明显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道路交通法规不够完善吗?不能起到交通治理效能吗?“及格”们能及时甄别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让“及格”们提高水平吗?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我们对交通“治理”在概念认识上存在偏差呢?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法则目的是为了预防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提供交通效率。笔者认为,条款数量越多、规则越详细就越放大了人群不一致性。
过去,因信息技术能力限制,不可能开展实时连续对所有道路使用者提供不同时空一对一精准针对性引导。而在今天的信息时代,道路数字信息化与车联网融合技术,已经具备了对所有道路使用者在不同时空一对一精准针对性协调指挥引导。驾车人不同时空占据哪条车道、以什么车速、前车动作意向、与前车应保持什么间距、前方路况预知等车辆移动最核心的关键要素信息,这就解决了今天驾车人出发上路就立刻陷入迷宫般路网路线选择难题。同时也能均衡路网各个道路使用的车辆数量,以及为车辆提供最佳线路条件,安全事故问题和拥堵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消防工作最强调预防和及时灭火,因为一旦火燃烧起来了,灭火就很困难了。今天的道路交通法规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被动事后型”,笔者认为应从法律法规层面进行引导,强调主动安全,从源头杜绝事故的发生。总之,道路交通法规极为重要、不可或缺,但道路交通参与者更需要的是协调、引导和指挥,而不仅仅是熟记所有道路交通法规条款。
道路数字信息化与车联网融合形成信息智慧应用体系,不仅能对车辆实现一对一精准协调指挥,也能实时连续对道路中不按指引的车辆进行甄别发现,更能实时提醒和预警,能避免“火燃烧起来”而影响整条道路或路段的畅通使用,笔者认为这才是真正实现交通“治理”的最终目标。
本文作者 | 全大伟:智能交通行业资深从业者,行业悟道感悟者。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