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正文

公路信息化知多少(一):云收费站,让高速通行“快”人一步

2023-03-27 14:59:27 责任编辑:
摘要:3月30日-31日,第二十五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暨技术产品博览会将于福州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创新·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集我国高...
3月30日-31日,第二十五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大会暨技术产品博览会将于福州隆重召开。本次大会以“创新·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集我国高速公路信息化最新成果与前沿思想,全面展现未来交通的无限可能。

作为中国领先的全栈国产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商,拓维信息将与旗下开鸿智谷一起(展位:8号馆L838展区),携开源鸿蒙云收费站系列软硬一体化产品及全栈国产解决方案亮相本次盛会。超多精彩提前剧透,与小编一起走近高速公路信息化之云收费站,触摸公路收费体系的进化前沿。

背景介绍:

随着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后,全国高速公路进入了“一张网运行、一体化服务”的全新阶段,从以往实体省界收费站,到借助数字化手段赋能实现的跨省不停车快捷交费,“无感”出行逐渐成为现实。不难看出,作为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工作的重要节点和基础设施,收费站的数字化程度往往决定了一条高速公路的通行效率。

\

近年来,交通部连续推出了《加快推进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优化升级实施方案》、《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优化升级工程总体方案(送审稿)》等多项相关政策,明确要求探索站级收费系统标准化建设,选择具备条件的收费站开展新一代站级收费系统建设试点工作。

现状分析:

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共建成收费站10942个、实体ETC门架 28328个。以ETC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大力推动了高速公路通行的顺畅化、快速化,据推测其中日均拥堵缓行收费站减少了65.5%,高速公路车辆平均通行时速从61公里提高到71公里,收费站通行全面“提速”正方兴未艾,但部分顽疾依然难以根除。

\

目前,收费站整体智慧运维监测处于空白阶段,机电设备种类多、数量多,容易出现车道设备、ETC门架系统、机房等设备出现故障发现不及时,故障点定位不准确,维护、维修不及时等问题。

此外,各省高速公路收费站、车道普遍存在技术架构过时,难以适应业务创新诉求;系统建设烟囱化、缺乏业务协同能力;单站运营成本高,收费及通行效率难以保障;可靠性弱,无法保障精准收费等问题......亟需重构站级业务体系,融合各项先进信息技术,推动业务模式创新。

产品亮点:

拓维信息基于多年深耕高速公路收费、稽核业务领域的经验,结合自身在“OpenHarmony+智慧高速”的创新实践,面向收费站场景构建“端边云一体”协同架构的云收费站解决方案,融合OpenHarmony(开源鸿蒙)、边缘云、物联网等多项先进技术,全面提升通行效率与运营水平,支撑高速公路费业务体系转型升级。

\

端侧,通过自主研发在鸿控制器(车道系列),实现对所有端侧设备接入标准、数据标准的规范统一;边侧,基于边缘云技术打造云站级智慧边缘管理平台;云侧,构建云中心统一支撑平台;端边云一体协同,结合OpenHarmony(开源鸿蒙)技术新特性进行业务场景升级,优化计费、收费等业务流程,使能高速业务、数据、技术的充分解耦,实现业务创新并构建健全保障体系,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端边云协同,云化收费服务体系

通过统一标准接入门架、收费站、车道等设备,构建基于“端边云协同”架构的云化收费站业务支撑体系,通过平台+业务的模式,提供统一的云站业务配置和服务能力,真正做到收费业务上云,并提供充分的可演进、可拓展能力,为无人收费站奠定扎实基础,支撑实现高速自由流;

深耕数字底座,构建设备标准化能力

基于自主研发的在鸿控制器(车道系列),结合IoT物联平台统一接入收费站车道、门架相关设备,做到标准统一。采用软件定义网络、设备技术,结合OpenHarmony(开源鸿蒙)技术特性,实现注册设备的即插即用、简化布局,降低设备对接难度,实现远程OTA升级、近场通信等能力,提升设备智能化协同水平;

\

统一安全运维,构建健全保障体系

构建站级统一安全保障体系和运维体系。依托IoT、SDN、SDWAN等新技术,实现统一设备接入、统一安全管理和统一设备管理,保障收费站联网计费的机电设施安全运行,保证业务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准确性;

随着交通“新基建”的加快推进,收费站的数字化改造升级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已然成为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的关键之举和胜利之要。拓维信息云收费站解决方案作为深度融合OpenHarmony(开源鸿蒙)、边缘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将精准破解收费站通行瓶颈,全面“加速”收费站场景的数智延伸,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