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则不起眼的项目审批公示引发市民对禅城公交专用道的关注,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投入1300多万元提升四条公交专用道。以这样的投入规模提升改造公交专用道,在佛山来讲还是首次。政府在公交优先中的投入应该实现制度化,甚至纳入到法律的层面。
就在上个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传递出明确信号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随后,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在《全面实施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讲话中,又专门提到佛山经验,他说:一些城市积极创新城市公交运营管理模式,深圳的成本规制、济南的星级服务管理、成都的“网运分离”、佛山的公交联合体经营模式等,都为规范公交市场经营和服务质量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事实上,回眸四年来,TC改革在禅城的成功,正是禅城推动公共交通回归公益性的成功、是政府主导公共资源再分配的成功尝试。
通过禅城四年多的实践可以看出,“公交优先”的本质就是“市民优先”,落实“公交优先”没有政府以实际行动来支持,难以获得实效,尤其是回归公益属性初期,更是高度依赖政府投入。
如果口喊“优先”但投入乏力,仅靠呼吁人们自觉选择绿色出行、公车出行,或者以提高私家车养车、用车成本迫使人们改变出行习惯,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私家车群体迅速壮大的局面。如果市民开小车更舒服、更快捷,而公交车不准点、服务质量没有保障,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劝说他改坐公交呢?相反,如果“公交优先”落实得力,公交车在高峰时段畅通无阻,让市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公交之便捷,才是让人们放弃私家车、乘坐公交车的绝对理由。
四年多的改革,禅城公交快了、方便了、票价降低了、服务质量改善了,其背后是政府“动真格”以高达数亿元的持续的财政投入为支撑。就在公交改革取得初步成果之时,推进“公交优先”进入新的阶段,但此时正赶上经济大环境的冲击,对于禅城公交是否还要维持低票价的摇摆之声,或者经济环境影响政府财政承受能力,抑或是巨额财政投入资金使用缺乏透明度等声音再次出现。
在诸多摇摆声音面前,禅城砸下千万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并将这一项目纳入到城市三年提升计划中,正释放出积极信号。而上月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更加明确了政府主导落实“公交优先”思路。对于先行一步的禅城来说,或许还可以探索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率先进行制度化建设,公共交通投入应当占到GDP的百分比不因为区域“主官”的变动、或者是经济大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影响,甚至对于公共交通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率等,都要纳入到法律层面。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