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策法规 > 正文

杨传堂在2014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4-02-13 11:11:37 来源:中国公路网责任编辑:
摘要: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总结2013年交通运输工作,部署2014年重点任务,研究交通运输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交通运输服务保障。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2013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基本情况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一年来,交通运输系统坚持主题主线,奋力落实中央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部署,千方百计改善民生,实现了行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良好局面。


  第一,推进交通运输大部门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取得重要进展。贯彻落实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交通运输大部门制改革取得新的重要进展。配合完成了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国务院明确交通运输部管理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负责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以及邮政行业发展,承担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战略、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拟订及起草职能。经国务院批准,印发了交通运输部有关职责和机构编制调整方案,部正在抓紧研究具体贯彻落实工作。坚持把职能转变作为机构改革的核心,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下放或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释放了企业、基层的活力。各地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推进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北京、重庆、江苏、深圳、宁波等省市对交通运输大部门制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第二,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创新,交通运输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围绕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服务、创新、改革、法制,进一步梳理思路、聚焦重点、实化抓手,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升级。一是加强战略谋划,研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运输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提升先导性、基础性、服务性作用。二是加强政策创新,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全面部署了改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加快物流业发展、推动航运业转型升级、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推进法治政府部门建设、践行交通运输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也结合本地实际,在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交通运输科学发展。


  第三,坚持稳中求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预计全年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万亿元,同比增长5.56%。一是编制并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提出了到2030年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广泛、安全可靠的国家公路网络。二是积极推进国家高速公路联网贯通,加快“断头路”和“瓶颈路段”项目建设改造。预计全年新建高速公路8260公里,改建339公里。浙江嘉绍大桥、安徽马鞍山长江大桥、江西九江长江二桥顺利建成,港珠澳大桥关键控制性工程取得突破。新疆公路代建援建工作进展顺利。国省干线建设、改造步伐加快,西藏墨脱公路建成通车。预计全年新改建国省干线2.86万公里。西部地区农村公路通畅工程、东中部地区县乡公路改造连通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预计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21万公里。加快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项目建设,制定《“溜索改桥”建设规划(2013-2015年)》,扎实做好联系六盘山片区、定点扶贫阿坝州等工作。公路养护管理、路网结构改造、桥梁安全运行管理进一步加强。三是加快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等高等级航道建设,制定了加快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行动方案。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继续推进。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引江济汉通航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或完工,重庆、武汉等港口专业化、规模化港区建设加快推进。航道管理养护工作进一步加强。预计全年建成万吨级泊位110个,新增及改善高等级航道289公里。四是全面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切实加强公路水运工程施工标准化工作,组织开展公路水路工程质量安全督查,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管水平。河北、内蒙古、安徽、江西、贵州、云南、西藏、陕西、青海、新疆等省区在拓展融资渠道、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强化公路养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第四,强化服务民生,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一是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和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平稳实施。收费公路清理和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工作有序推进。二是加强和改进运输服务。有力保障了重点物资运输和特殊时段旅客运输。进一步推广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应用联网,推动军车安装使用ETC,在北京等11个省份开展了试运行工作。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公交都市建设,深化出租汽车行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青岛等省市公共交通发展步伐加快。进一步提升了长江航运服务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长江三峡船闸安全高效运行。三是推进国家级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互联应用,进一步完善了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等扶持政策,联合六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了综合运输、现代物流、道路安全等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浙江、广东、山东、河南、湖北、海南、厦门等省市在交通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动物流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四是深化对台交流与合作,两岸直航发展成效明显。福建省在推进海西交通建设和两岸直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第五,坚持依法行政,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取得新成绩。一是《航道法》、《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制修订工作取得新进展,完成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违反<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等24件规章的制修订。二是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和执法监督管理工作,有效开展了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加强了行政复议和政务公开工作。三是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推进基层执法站所“三基三化”建设和行政执法形象“四统一”。实施海事系统“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打造人民满意的中国海事。山西、湖南、宁夏、大连等省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推进体制改革、规范执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方面抓出了成效。


  第六,积极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安全监管和应急搜救能力不断提高。深化“平安交通”创建活动,组织开展“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今年1-11月份,营运车辆、运输船舶、工程建设领域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以及重大以上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均有所下降。加快实施《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安全监管和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强化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措施落实,组织开展南海巡航执法行动,做好西沙旅游航线安全保障工作。圆满完成防抗台风、抗洪救灾、西沙沉船失踪渔民救援、“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海上应急救援保障、胶州湾海域陆源溢油清污等任务。截至2013年11月,全国海(水)上共组织搜救行动1971次,共协调船舶6947艘次、飞机360架次,搜救成功率96.7%。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制定了包车客运管理等10项综合性政策,稳步推行长途客车接驳运输试点。加强轨道交通安全监管,发布了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和运营管理规范。完成了3730座危桥、6.2万公里安全隐患路段和3825公里地质灾害隐患路段的整改工作,对40座长大桥梁和2.2万公里国道进行了抽检。扎实推进平安工地建设,全面推行桥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开展了“防坍塌、防坠落、反三违”专项治理活动,施工安全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增强。提高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保障能力,成功应对四川芦山、甘肃岷县漳县地震、四川特大泥石流灾害、东北西北大范围强降雨以及多起严重雾霾等突发事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在抢通保通和灾后恢复重建中较好地完成了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军民融合发展持续深化,我部与军队协作不断加强,武警交通部队在抢险救灾和处突中的重要作用更加突出。四川、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在抗灾救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做好交通信访、维稳处置和反恐防范工作,进一步创新港航治安防控体系。


  第七,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和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建设取得新成效。一是积极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行业重点实验室与研发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推动科技成果公开共享。悬索桥建设技术等领域科研攻关取得新进展,离岸深水港建设关键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是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建设。启动了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十百千”工程,推动清洁能源在运输装备中的应用,积极倡导公众绿色出行。开展了全国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规划编制和建设工作。三是制定了国家级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纲要,启动了北斗海上搜救信息系统工程。组织开展了智能交通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长江信息化资源整合工程。高速公路光纤联网工程主体实现贯通。


  第八,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拓展。一是贯彻落实中央外交工作的部署,研究提出了新形势下交通运输外事工作的目标任务。二是与东盟等有关国家加强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海运政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围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积极推进中亚地区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和上合组织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制定工作。三是参与国际组织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连续13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积极参加马六甲海峡合作论坛和北极航运国际合作。四是积极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配合有关部门完成了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有关工作。浙江、广西等省区在推动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和互联互通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第九,加强廉政建设、队伍建设和行业文明建设,行业形象进一步改善。强化对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的监督。组织开展了深化工程治理、清理涉企收费、规范经营活动、严肃财经纪律四个专项治理活动,加大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加强干部选任廉政监督和巡视监督,深化党风党纪和廉政风险防控,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力有序向前推进。河北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得到推广。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新形势下干部人事工作作出部署。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选拔了一批优秀干部。加强行业教育培训力度,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升。扎实推进职业资格工作。行业文明建设持续深化,重大主题新闻宣传成效突出,交通运输新闻发布工作进一步加强。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和社团工作。


  第十,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作风建设取得重要成果。按照中央的总要求和督导组的指导,扎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认真查摆突出问题,认真整改并抓好落实,积极回应社会和群众的关切。扎实推进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开通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等10件实事;开展公路执法专项整改活动,重点整改10个突出问题,做到“五个严禁”;开展公路建设项目保证金专项清理工作,涉及清理11类、总额近86亿元,切实减轻了施工企业负担;制定颁布了海事系统政风建设“五个禁止”,取消12项涉企收费和解决船员重复体检问题。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增强了党员领导干部贯彻群众路线、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作风进一步转变,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年来,铁路改革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铁路管理体制实现了政企分开,组建了国家铁路局,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系统干部职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自觉服从改革大局,国家铁路局边组建、边履职,各项工作扎实起步,局机关组建工作基本完成,地区监管局组建进展顺利,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成效显著。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设立铁路发展基金、铁路运价改革等配套政策的研究制定。加强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建设,铁路“走出去”迈出新步伐,高铁成为对外交流合作的新亮点。铁路建设投资实现稳步增长,一批重点铁路项目建成运营。贯彻落实《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颁布了《铁路机车车辆设计制造维修进口许可办法》等4部规章,开展铁路行业安全大检查,安全形势持续稳定。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取得积极成果。铁路改革发展的成功实践,充分体现了铁路干部职工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优良的工作作风。


  一年来,民航工作取得新的成绩。民航系统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坚持安全发展战略,安全形势持续平稳,1-11月全行业未发生运输航空事故,持续实现空防安全年。运输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预计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的机场达24个,比上年增加3个。航线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内航空公司新开国际航线92条,新开支线航线252条,小型支线机场通达性明显增强。基本建设稳步推进,颁证运输机场达193个,新增10个机场。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下放部分管理权限,简化部分审批程序,完善民航国内航空旅客运输价格政策。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取得新成绩。民航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尽职尽责,促进了民航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作出了重要贡献,民航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更加显现。


  一年来,邮政工作取得新的进步。邮政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着力提升邮政普遍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快递产业转型升级,提高邮政管理体系运行效能,邮政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态势。行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颁布了《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6部规章,制定多项政策措施推动破解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产业联动和区域合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交通邮政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建设平稳推进,空白乡镇邮政网点补建工作取得新进展,快递企业运营能力不断增强。邮政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邮政普遍服务、特殊服务和邮票发行监督检查工作有序推进,快递市场进一步规范。开展寄递服务信息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在快递业务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全网运行不瘫痪、重要节点不爆仓”的目标。行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队伍建设、对外交流合作等均取得新的进展,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新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


  根据对“十二五”规划的中期评估,交通运输运行平稳,发展良好。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我国交通运输能够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各有关部委、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关心的结果,是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部党组,向长期以来大力支持交通运输工作的地方党委政府和中央各有关部门,向历届党组同志、离退休老同志和交通运输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四个交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形势,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研判和工作的部署要求上来。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牢牢把握以下几点:


  (一)交通运输稳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但发展条件和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国内有效需求逐步释放和改革开放深化推进,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稳步发展,交通运输需求持续旺盛的趋势不会改变。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预计全社会客货运输量将是2010年的1.5至2倍。为有力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便捷出行更高的要求,国家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和力度不会变。明年进入到“十二五”规划的第四年,中央明确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交通运输稳发展依然具有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长期以来支撑我国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的要素条件和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在发展思路上要“换脑”,在增速上要“换挡”:一是中央强调,要努力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得到提高又不会带来后遗症的速度,落实到交通运输改革发展中,长期以来片面依赖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发展的观念必须加以扭转,把投资和力量尽快转到优化运输网络结构、提升网络整体效能、改进提升运输服务上。二是关系交通运输发展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低成本的优势相对减弱,人口、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刚性制约明显增强,交通运输粗放型增长将难以持续。三是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规模已难以保持前些年的发展速度,而且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向中西部地区深入推进,建设成本和施工难度也将进一步加大。


  (二)交通运输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十分紧迫,推进转型升级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总体上看,当前交通运输发展质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改变。突出表现在:城乡和区域交通发展不平衡,农村和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还比较薄弱,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艰巨;客货运需求日趋旺盛、多样性明显增强,但运输结构不合理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公路承担长距离、大运量物资运输的比重过大,铁路、水运仍然是短板,运输服务集约化规模化水平较低;重建设、轻养护、轻管理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场站管理、信息服务等基层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改进和提升服务品质还需要下更大功夫;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交通运输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仍然过大;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升,债务风险不断积累,交通运输发展环境客观上倒逼我们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


  (三)交通运输深化改革的难度前所未有,面临体制机制障碍等突出问题。当前,交通运输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什么、怎么改还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善做善成。中央强调,做好明年工作,最核心的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促转方式调结构、促民生改善。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大局、扎实推进,坚持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准确推进改革,要注重实效,取信于民,这些是我们谋划和推进改革必须遵循的原则。未来几年,是基本建成现代交通运输网络的关键时期,也是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要在深化大部门制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安全管理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突破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增强改革的内生动力。同时,随着改革创新的推进和深化,长期积累的矛盾和潜在的风险会显现暴露,我们要清醒认识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


  (四)交通运输惠民生的要求日益提高,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交通运输是着力改善民生的重要领域之一,以改革促民生改善,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提质增效升级,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民生的水平,是今后一个时期改革的重点任务。当前,交通运输惠民生的潜力尚未充分释放,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任务也很艰巨。与此同时,交通运输领域个别执法人员吃拿卡要、执法不公,少数窗口单位服务态度简单粗暴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加之个别腐败案件的发生,社会和群众对此意见不小。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兜住底线、补齐短板,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切实改进政风行风,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群众满意交通,将是深化改革成败得失的重要检验。综合分析形势任务,立足于交通运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好地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服务好“两个百年目标”,部党组研究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全面深化改革,集中力量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的发展。


  第一,加快发展综合交通。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交通运输已经进入了各种运输方式融合交汇、统筹发展的新阶段。加快发展综合交通,是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发展综合交通,要义是坚持适度超前、改革创新,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与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要求相适应,合理布局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运输网络,合理配置和优化整合交通运输资源,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优势和交通网络整体效能;核心是从基本国情和国家战略出发,顺应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新需求,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以及邮政行业发展,建立完善与综合交通相适应的制度体制机制,提升服务水平、物流效率和整体效益;关键是通过综合交通战略规划、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优化交通运输主要通道和主要枢纽节点布局,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在区域间、城市间、城乡间、城市内的协调发展,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从分散、独立发展转向一体化、集约化发展,加快构建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系统。


  第二,加快发展智慧交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是衡量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智慧交通,是推进交通运输管理创新的重要抓手,是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交通运输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发展智慧交通,要义是坚持面向发展、开放协同,重点突破、全面提升,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牵引,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全面融合,实现交通运输设施装备、运输组织的智能化和运营效率、服务质量的提升;核心是以重大科技突破牵引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围绕支撑重大工程建设、提高存量资产使用效能和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抓好重大科技研发,协调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基础性、前瞻性和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和工程化产业化发展,加快建设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交通运输生产力;关键是完善全行业开放协同创新机制,注重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提升交通运输管理效能,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行业监管、运行管理和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供给能力、运行效率、安全性能和服务质量,实现交通运输持续创新发展。


  第三,加快发展绿色交通。交通运输是国家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之一。加快发展绿色交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是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交通运输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应有之义。加快发展绿色交通,要义是坚持政府主导、法规约束,示范引领、制度创新,把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理念贯穿落实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核心是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节约资源、提高能效、控制排放、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节能环保运输装备应用、集约高效运输组织体系建设,推动交通运输转入集约内涵式的发展轨道;关键是在规划、建设、运营、养护等各个环节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更加注重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结构、运输装备结构、运输组织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更加注重提升行业监管能力和企业组织管理水平,充分挖掘结构性和管理性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潜力,提高交通运输设施装备节能环保水平,提高土地、岸线等资源利用效率,建成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绿色交通系统。


  第四,加快发展平安交通。防止目前阶段安全事故“不可避免论”,牢固树立加快发展平安交通,是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是服务民生的最大前提,也是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快发展平安交通,要义是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领域、全过程,特别是基层和一线,坚持底线思维和红线思维并不断拧紧螺丝扣,把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放在首位,坚决守住安全是底线、安全是红线的思想防线和责任防线,强化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发展的防、管、控能力;核心是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重心下移、工作下沉,健全完善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焊牢企业主体和行业安全监管的责任链,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对有章不循、有章不依的问题不放过、严查处,切实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一线、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关键是坚持常、长二字,夯实基础、补强短板,大力提高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打折扣、不走过场,确保安全监管全覆盖,安全隐患零容忍,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实现交通运输持续安全发展。


  总之,综合交通是核心,智慧交通是关键,绿色交通是引领,平安交通是基础,“四个交通”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的有机体系。通过“四个交通”的协调发展,交通运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更加突出,公众出行将更加安全便捷、更加舒适满意,为实现交通运输强国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发展,根本还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实现。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抓紧研究制定分类推进改革的实施方案,不断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重点改革带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破除思想障碍和打破利益格局,进一步简政放权,继续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加快推动政府职能向加强市场监管、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到2015年前,部层面拟减少行政审批项目37项,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也要抓紧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项目,切实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根据交通运输部有关职责调整的规定要求,围绕加快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在完善发展战略、政策、规划、法律法规、制度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创新,力争有新作为、有新突破。稳步推进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二是深化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要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的原则,围绕理顺中央与地方事权,深化交通运输行业财税体制配套改革,包括专项资金使用、港建费征管、公路水路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筹措、债务风险防控等。着力加快普通公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构建支撑普通公路建管养的投融资体制。研究建立交通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制度,利用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深化公路水路管理体制改革。要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事权与财力相匹配、建管养相协调的公路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以普通公路为主的非收费公路体系和以高速公路为主的收费公路体系建设。强化公路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安全管理和应急机制,落实监管责任。要深化水运管理、海事管理、救助打捞、交通公安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关系,为水上运输市场与安全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要深化水上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进一步理清中央与地方事权和职责。要深化航道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建管养相协调的管理体制。要研究完善引航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引航公共服务水平。


  四是深化交通公共服务改革。要围绕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相关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的研究制定,强化政府部门提供交通公共服务的职责,制定实施一些重大改革举措,加强公共交通、邮政普遍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提供,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要推进交通公共服务管理改革,推动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购买交通公共服务制度。要围绕促进城乡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管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


  五是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交通运输市场化改革,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要积极参与和促进交通运输价格改革,完善交通运输价格形成机制,清除制约影响交通运输公平竞争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要深化道路货运管理改革,突出对经营者诚信及遵守安全有关规章能力的考核。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创新监管思路,强化市场监管,从源头上加强监管体系建设。要完善统一市场准入制度,善于运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交通运输社会征信体系。


  三、2014年交通运输工作主要任务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交通运输工作意义重大。


  明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加快“四个交通”(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提质增效升级,着力提升运输服务质量,着力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着力服务民生改善,实现交通运输持续健康发展。


  2014年铁路、民航、邮政工作由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分别召开会议作出具体部署。关于公路、水路等方面的重点工作,《交通运输部2014年工作要点》将作出具体安排。这里,我着重谈一下明年的几项重点工作。


  明年的改革任务繁重而艰巨,要围绕推进五项改革,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研究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四位一体的公路建设管理体制、制度、建设项目管理方式的改革路径和工作方案。深化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出台关于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完善收费公路管理政策,研究收费公路特许经营制度相关实施办法。深化内河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界河和长江航道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进一步理顺三峡船闸管理体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二是深化交通运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取消和调整交通运输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安全监管、公共服务和规范市场秩序职能。建立健全行政审批公开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继续做好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工作。三是深化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改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深入开展公路交通执法专项整改工作。以“三基三化”建设为载体,加强执法形象和法制工作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海事“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和交通公安“正规化、专业化、现代化”建设。在抓好重点改革的同时,明年的工作将围绕8个方面展开。


  (一)继续稳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服务扩大内需战略,着力提高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一是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以及邮政行业发展规划的统筹,优化布局综合运输通道,加快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加强货运枢纽及集疏运体系建设,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要加强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研究,开展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重大课题研究,推进长江经济支撑带、泛环渤海湾、军民融合发展等发展规划交通运输专题工作。二是落实《国家公路网规划》,抓好相关规划任务的推进,做好国家公路线位规划,推进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和普通国道瓶颈路段建设。要抓好干线公路改造,加快中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提高公路使用的耐久性。三是按照“强海运、优港口、兴内河”的发展思路,以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水运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海运强国建设,提升我国海运业综合竞争力。积极推进港口转型升级,优化港口布局。落实国家推进长江经济支撑带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认真落实部与军队战略协作协议。四是扎实做好交通行业扶贫工作,认真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纲要》和《“溜索改桥”建设规划》。


  (二)保持交通运输运行平稳有序,着力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和水平。围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下大气力改进和提升交通运输服务。一是服务宏观经济运行,加强煤、矿、油、粮等重点物资及抢险救灾物资的运输保障,提升重大节假日等特殊时段运输保障水平,严格执行“绿色通道”等政策。二是推进现代物流发展,继续推进具有公共服务功能的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全面加快国家级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深入推进甩挂运输、零担快运、城市配送发展。三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深入研究解决城市公交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公交发展水平。深入开展公交都市创建活动。四是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探索城市公交线网延伸服务、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城乡客运线网一体化等相关的政策措施和配套制度。加快发展农村客运,研究加大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客运发展的政策扶持。五是全面加强路网运行监测、出行服务等工作,提高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水平。加快ETC应用推广,建设全国ETC清分结算中心。六是加快发展航运金融、保险等现代航运服务业,制定实施促进邮轮运输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邮轮运输试点示范工作,打造水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推动转方式调结构,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大行业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发挥科技研发和创新对行业的引领作用。继续抓好行业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的管理工作,抓好国家级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科技项目管理,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进一步深化推动科研成果公开,加强工程和产业化示范,推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二是加强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大力推进“十二五”行业信息化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实施道路运输管理、执法综合管理等信息化工程。开展基于北斗的海上搜救信息系统示范工程建设。完成全国高速公路光纤联网工作,推动建立交通运输军地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三是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动态管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管理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加强“四个交通”及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四)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增强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建设。一是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完善发展战略规划、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考核评价体系,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活动。二是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深入推进“车、船、路、港”千企专项行动,加大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推广应用力度,制定实施水运行业应用LNG的政策措施。三是加强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加大行业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环境监管力度,加快全国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建设。


  (五)深化平安交通建设,提高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水平。坚持“底线”思维和“红线”思维,扎实推进交通运输安全工作水平迈上新的台阶。一是继续开展“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推进安全风险管理,深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平安交通”和“安全风险管理”试点示范工作,加强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二是切实加强公路水路安全监管。深入实施公路安保工程,加大公路治超力度,抓好桥梁安全运行制度落实。加强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治理活动。切实加强水上安全监管、航海保障能力建设,强化重点通航水域和重点运输车船的安全监管。完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加大平安工地考核评价,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三是提升应急救助和抢险打捞能力。加快推进国家区域性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与应急救援中心建设,更好发挥武警交通部队和路政、养护突击队的作用。健全国家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优化海上搜救和溢油应急力量布局,加强内河水域船舶污染防治。做好信访和维稳工作,确保行业形势稳定。


  (六)加快推进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提高交通运输依法行政能力和治理水平。把法治要求贯穿到交通运输建设、运营、管理、安全生产的各个领域,为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提供法治引领和保障。一是加快综合运输法规体系建设。制定实施《综合运输法规体系框架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出台《航道法》、《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加快修订《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海上交通安全法》。二是加强建设市场监管。全面规范市场秩序,加强从业企业动态管理,研究建立建设市场督查、质量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继续推进现代工程管理。三是加强运输市场培育和监管。创新海运发展政策和制度,推动出台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加强和完善国际国内和两岸班轮市场监管机制,规范市场经营行为。推进上海自贸区船舶登记试点,创新船舶登记政策。深化出租汽车行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


  (七)加快推进互联互通和“走出去”战略,推动交通运输开放发展。围绕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一是加快实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各项措施。积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进与有关国家的双边交通运输合作。推进区域交通合作项目的深入开展,抓好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国-东盟交通部长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国际运输论坛等交通合作项目的推进和实施。进一步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利用外资工作。二是落实“走出去”战略,支持交通运输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交通运输技术、管理方面的经验和优势。在海洋维权工作中妥善处理关系我国重大利益的事项。三是进一步加大国际组织事务参与力度,完善多双边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机制,提高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国际话语权。积极参与有关重要国际谈判和国际条约的制定。继续扩大和加深我国海上重要运输通道的有关工作。进一步推进内地与港澳台交通运输合作。继续配合海军做好护航工作。


  (八)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加强行业文明和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保持交通运输行业清正、清廉、清明。一是深入实施宣传思想工作五大工程。深入开展文化建设“十百千”工程,推动行业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实践教育活动不断深入。深入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和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完善交通运输新闻发布工作机制,深化重大主题宣传,不断提升交通运输热点问题舆情研判和舆论引导工作水平。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全面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体责任,各级纪委要切实承担监督责任。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专项整治力度,深化政风行风问题的源头治理。严肃查处各种违纪案件,深化巡视工作,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紧紧围绕“除'四风'、强服务,建设群众满意交通”,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思想不疲、劲头不松、措施不软,确保整改成效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大多数人满意。加强作风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加强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建设和培养交通运输系统好班子、好干部。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服务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同志们,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itsshenzhen@163.com (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