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对智能交通系统不陌生了,抬头看信号灯已经由红黄绿三色变为带箭头指向和时间显示,全市快速路、主干道的可变信息板24小时发布路况,告知司机们前方道路哪里畅通、哪里拥堵。这些都是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在悄悄做着贡献。
日本:正研制高级系统,能帮司机刹车
不过咱们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用的还不够广泛,目前智能交通系统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地区是日本,他的系统相当完备和成熟。早在1996年,日本五个政府机构就首次联合制定了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这个构架主要包括先进的车辆导航系统、自动收费、公共交通信息系统、专业运输车辆的管理等等。
比如在公交车辆的运行及管理控制系统的服务中,可以收集和处理实时的公共交通运输信息,系统可以和交通控制中心取得联系,通过对信号灯控制系统的调整,保证公交运输畅通无阻。虽然日本路面交通也有拥堵的现象,但公交车晚点的情况并不严重,与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有很大关系。
另外,据说目前日本正在加紧对高级巡航辅助道路交通系统的研究,为道路行驶的安全系数再加上一重砝码。它会通过感应器来采集道路上的信息,向驾驶人员发出危险警告,在特定情况下它还能帮助驾驶人员进行刹车等操作,有效的预防交通事故。
美国:智能系统里到处都是电子眼、摄像头
在美国、欧洲等地区智能交通系统也各有招数,遍地发展。比如拥有840万人的纽约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像北京一样,保障城市交通畅通和市民出行便利一直是纽约市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洛杉矶市自动交通监测和控制中心(ATSAC)于1984年的奥运会之前开始兴建,最初只限于奥运会主会场——洛杉矶纪念体育场地区,后来逐步扩展到全市。目前,洛杉矶的ATSAC控制2449个有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整个洛杉矶市有4285个有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而ATSAC控制了其中的57%。另有286个交叉口的ATSAC工程正在建设。
一方面美国的交通系统让公共交通非常便民,比如28条地铁线路四通八达,一年365天全天24小时运转。另一方面,这个智能系统有明里暗里安装的电子摄像头,它会一刻不停把路面的情况传给中心交通监管系统,记得之前我和我太太无意之间走了高承载率汽车专用通道。那个车道只允许乘坐3人或者3人以上的车行使,是政府鼓励私家车主上下班拼车使用的,结果我们车里只有两个人,不幸被电子眼拍了下来,罚款100美元。
英国:伦敦交警高科技开罚单
相对于美国纽约交管给人留下执法严格的印象,欧洲的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形容为速度与技术的美好结合。很早开始,伦敦交警的装备就融入了高科技,他们开罚单的速度惊人,拿着一个掌上电脑在车前的条形码上扫描一下,车速各种信息都有了,然后罚单就从警察手里小型的打印里清楚打印出来,上面写明了你违反的条款以及罚款的数目。
技术再高超,宗旨也许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以人为本。克里斯觉得系统的终极目的还在于便利人。她说伦敦在这方面做得不坏。在伦敦停车的高峰时间,人们通常会通过网络及时查询地下停车位的空闲情况,下订单预订停车位,这项信息服务有时候会让你节省不少的时间。据我所知,在欧洲一些城市,红绿灯的间隔时间也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时段人流量的统计和实时观测来进行调节和设置,这样显得更加人性化,缩短了不必要等红灯的时间,让行人在绿灯时过马路更加从容。
中国:车联网是未来发展方向
车联网是指装载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通过无线射频等识别技术,实现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所有车辆的属性信息和静、动态信息进行提取和有效利用,并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所有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提供综合服务。
车联网应成为智能交通拓展的方向。目前,智能交通正处在一个攸关未来的抉择点。未来,智能交通的发展将向以热点区域为主、以车为对象的管理模式转变。因此,智能交通亟待建立以车为节点的信息系统车联网。车联网就是综合现有的电子信息技术,将每辆汽车作为一个信息源,通过无线通信手段连接到网络中,进而实现对全国范围内车辆的统一管理。
目前,车联网已经得到交通部门的高度重视。2010年7月8日~9日,交通运输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武汉组织召开了2010年交通运输通信信息中心主任交流研讨会,全国交通系统的通信信息相关部门负责人几乎都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强调了信息技术对于交通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作用,推动“车联网”,“船联网”建设成为会议共识。
结语:
香港和北京私家车数量差距如此之大,这是否会引起我们对城市智能交通的思考?在解决道路拥堵、道路安全管理的问题时,我们不禁考虑到智能交通能为我们做些什么。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车联网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