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交都市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公交电子站牌作为智能公交建设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在国内众多智能公交设备中,异军突起。那么,公交电子站牌的发展情况如何,未来如何发展?面对这些疑问,上海雀普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可奇谈了自己的观点。
新式站牌为公交服务提质
问:公交电子站牌,此前有很多城市都建造使用过,然而应用推广的效果却不是很好,您认为是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
答:在公交电子站牌刚进入市场的探索阶段,其推广确实在供电、用户体验及准确度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电子站牌的供电问题。当时为了节约成本,大多数公交电子站牌采用了蓄电池供电的方法,通过把预埋箱埋在地下或直接把蓄电池塞到电子站牌壳体。这种蓄电池供电有一定好处,成本很低,建设很快。当然缺点也很突出,蓄电池寿命一般只有一年,如果后期维护工作跟不上,公交电子站牌只能废弃。
同样,原来的设备技术落后导致产品满意度不高。例如杭州市之前的公交电子站牌,由于建造时技术并不发达,群众普遍反映有液晶屏亮度不够、公交信息不准确等问题。以往的公交电子站牌建造者和维护者通常并不是同一家企业,二者之间的交接工作出现断层,既导致了居民出行的不便,又造成了资源浪费。
最后,电子站牌和公交调度系统的对接还不成熟。有些地方公交调度系统仅仅只是实现了定位功能,距离真正的“调度”还有一定距离。相应的,这些公交调度系统提供的数据也有不全、不准的现象,导致电子站牌的信息不精准,甚至无法运行,仅有一副空架子。
问:新一代的公交电子站牌重新赢得了用户和公众的认可,其在技术和服务上主要有哪些新的特点?
答:公交电子站牌不能仅仅提供候车信息,应当提供解决问题的一整套方案。想要赢得用户和公众的认可,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做好外观设计。群众和用户最先接触到的是产品的外观形态,这也对我们的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产品要与本地的文化、地域特点相结合,设计出符合当地民情、烘托当地文化的产品,才能更好地服务当地群众。
其次是做好功能设计。相比以前,我们的通信技术发达了,相应的功能设计也要更加大胆、实用一些。比如现在的高亮度液晶屏,可以实现分屏天气显示、临时发布交通信息、滚筒式广告等等。以雀普为例,现在我们开始尝试在液晶屏上显示二维码,用户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即可以与后台的调度系统互动,可以得知更多的公交信息、政府公告、旅游线路等等。这些都是在完善功能的基础上为服务提质。
最后,还要保持公交电子站牌在城市中运营的连贯性,避免“朝令夕改”的情况存在。公交电子站牌建设使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当放远眼光,把它放到城市的长期发展规划中。
精细服务顺势而发
问:从您的观察来看,当前国内的公交电子站牌市场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格局?
答:从这几年的市场表现来看,电子站牌和智能公交一起,在国内正呈现出一个井喷状态。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国内一些大中型城市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公交调度系统,再花很少的资金就能拓展公交电子站牌的服务;另一方面,一些电子站牌的建成城市起到了很好示范作用,其他城市也纷效仿。
从地域上看,东部沿海城市相比内地要走得更快一些。像江苏、浙江等省份各大城市的智能公交建设已经非常完备。甚至有些县级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电子站牌这一个层面,眼光已经瞄向了智能公交的整个领域。
公交电子站牌行业的主要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如上海雀普、上海文广这类专业做公交智能化产品的企业;另外一类则是如青岛海信、北大方正这类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前者侧重于公交产品的设计实施,后者侧重于提供整体的交通解决方案。
就当前公交电子站牌运营的主要商业模式而言,主要有很典型的三类,一是政府完全投资,二是政府出资建设、公交公司维护,三是完全市场化运营。
问:按照当前政策和市场的发展态势,您如何看待公交电子站牌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
答:现在的整体态势是:政府重视,百姓喜爱,发展前景十分良好。就像IC卡信息系统一样,未来几年,城市公交电子站牌必将出现在我国各大中城市的街头。
电子站牌的长期发展,我认为,还会体现在三个方面的进步。第一是功能更完善,互动更频繁。公交电子站牌可以为生活提供更多可能,比如最近兴起的触摸屏电子站牌,既便于管理者发布广告、公告、导乘信息等,也可以使乘客参与查询、点播等互动,发挥了最大导乘功能,也能获取更高的经济利益。
第二是数据更准确,服务更精准。上海雀普目前正在探索利用RFID等新的通讯技术,以电子站牌为基准对公交车进行定位,与原有的GPS定位系统做互补,最终的结果更加精准。
第三是投资空间会更广。公交站台通常位于城市的繁华地段,周边的商场、超市等商业环境十分良好,电子站牌自身具有良好的广告载体优势,前后的液晶显示屏甚至灯箱都可以用来做为资源,音画并茂的新媒体能带给观众更丰富的感受。
国内绝大多数城市都在控制广告牌的数量,公交电子站牌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新资源,同时为自身提供了非常好的商业模式。(王涛)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