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城市交通 > 智能公交 > 正文

车来了 公共交通PPP时代即将来临?

2015-06-05 14:49:41 来源:中国交通技术网责任编辑: chenyangping
摘要: 车来了,这一次也许会有所不同。 近日,此前专攻实时公交信息服务的车来了,宣布正式进军通勤大巴领域,并锁定杭州为首发城市,首批
    车来了,这一次也许会有所不同。
    近日,此前专攻实时公交信息服务的“车来了”,宣布正式进军通勤大巴领域,并锁定杭州为首发城市,首批开通覆盖城区与郊区的100多条路线,提供一人一座、一站直达的全新巴士服务。
    易到巴士、车来了巴士、嗒嗒巴士,北京、杭州、深圳……继打车、专车、拼车APP对城市出行方式的颠覆和重构后,巴士通勤服务,正在成为创新资源、风投资本竞相进入的又一个风口,由北至南,渐成风潮。
    相比专车、拼车这样的出行解决方案创新,通勤巴士具有更为鲜明的规模化、规律化、低价化特征。正如专车、拼车之于出租车,通勤巴士之于现有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或将进入一种既互补又竞争的全新竞合关系之中。
    它的出现,可能成为改写城市出行格局的全新“爆点”吗?它所代表的市场化力量,在切入全新服务领域时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它的异军突起,又可能引发公共交通从理念到模式怎样的连锁反应?
    记者 齐航
    巴士卡位战
    大象和蚂蚁,体量之别形同霄壤。若蚂蚁不幸处在象群迁徙之路上,难免“画面太美而不敢看”。
    当下的手机打车软件市场或许就是如此。从巨头输血资本支撑,到补贴大战培养用户习惯,到横向延伸覆盖专车拼车领域,再到冤家联姻剧情反转,如今的手机打车软件市场已经成了巨头们的游戏,竞争壁垒已然高筑。
    只是巨头再强大,也不可能包打天下,总有鞭长莫及、力有未逮的时候。至少在车来了大巴事业部总监马成杰看来,大交通领域仍将持续裂变,各种细分市场机会将逐一浮出水面,其中之一就是积重成疾、效率低下、维护成本高、需求采集较固定、运力远未充分释放的通勤巴士。
    他们显然不希望这个服务痛点存在太久。“车来了”,这个从实时公交信息服务起步的创业团队,在上周正式宣告进军通勤大巴服务市场,首个落地城市锁定杭州。他们首批发布了100多条线路,覆盖城区到城区、郊区到城市的重要热门线路,票价介于2到5元之间,全程一人一座、一站直达,一人购票也发车。
    充足的弹药储备,以及显见的市场空间,给了他们底气。“车来了”刚刚在本月完成1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计划在杭州、天津、武汉等二线及以上城市率先铺开;而他们的市场调研显示,全国二线城市以上的通勤车辆达22万,日均服务人次在2000万以上。
    管理学家克里斯坦森在其享誉全球的著作《创新者的窘境》中认为,创新者所面临的最主要窘境之一在于,面对破坏性创新时,先进入市场的企业可以建立巨大的先发优势,当改变悄然发生,巨头觉醒往往为时已晚。而对于通勤大巴这样一个潜藏“破坏性创新”可能的领域,力图先行进入卡住身位的不只是“车来了”。
    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深圳的嗒嗒巴士就开通了首条上下班线路,如今开通线路已增至200条,覆盖4万多白领上下班人群,培训了100多名巴士司机,剑指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重庆6大城市。今年1月,易到用车便在北京推出“易到巴士”,针对性解决“天通苑—中关村”庞大的通勤需求,并自动为乘客绑定最低每人30万元的承运人责任险,分散运营风险。
    打车软件杀伐兼并先鉴在前,尽管他们都试图成为新蓝海中的执牛耳者,但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会黯然出局。巴士卡位战已然打响,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第四条道路
     “车来了”,为何首站锁定杭州?
    “车来了上线两年多,在杭州的用户已经超过150万,其中绝大多数用户需求与大巴需求有吻合之处。即便大巴用户转化率为3%,也意味着每天有4.5万人通过车来了大巴出行。”马成杰所言,道出了杭州的用户基数优势。
    以实时公交信息服务起家的“车来了”,其用户人群与公共交通的高频使用人群,具有天然的契合度与重合性。而一年多的信息积累和数据挖掘,也让他们对杭州公共交通出行需求时间、区域、频度等特征,具有更为深入的洞察。而从车来了巴士已经呈现的线路规划、时间安排、票价定位来看,主要关照的还是那些未得到充分满足的公共交通需求,它所释放的增量运力供给,有望成为公共交通体系新的补充。
    杭州交通“肠梗阻”问题由来已久,路少车多是重要肇因。杭州汽车限牌前1个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和主城区机动车保有量分别达到259.8万辆和115.7万辆,年净增量分别达到27.6万辆和16.5万辆,均创历史新高。机动车保有总量虽位列全国第7,但是每千人机动车保有量却居全国之首,全市平均每4.3名常住人口就拥有一辆汽车。
    这从一个侧面映射出公共交通体系的相对不足。当前杭州公共交通分担率在37%左右,欧美发达国家主要城市这一数据普遍在60%以上。而为了补上公共交通这块短板,杭州在2010年就确立了“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力争在2021年之前将公交分担率提高到50%以上。
    “杭州大量城市功能仍集中在主城核心区,而生活居住区先于此向外围扩散,这导致城市交通向心特征明显,高峰时段通勤需求密集,再加上地铁覆盖相对不足,增大路面公交压力,路面公交效率体验不佳,又迫使更多人转向私家车,进一步加剧拥堵,形成恶性循环。”受访的一位本土政经观察者分析认为。
    在此背景下,通勤巴士事实上在私家车、公交车(地铁)、出租车(专车)这三种主流通勤方式之外,增加了可供选择的“第四条道路”。不仅如此,它也试图从不同角度弥补上述三种通勤方式的缺陷:私家车自主性强,但道路、环境的“负外部性”强;公交车定价便宜,但体验存在瑕疵;专车体验相对较好,但撇除补贴因素定价较高。与此相对,通勤巴士的优势在于,公共服务属性强、通勤体验更好、定价长期优势明显。
    “如果车来了巴士能凭借自身优势培育起用户习惯,分担现有公共交通的部分压力,乃至引导更多私家车主转向公共交通,绝对是一件好事。”前述观察人士认为。
    PPP新范式
    参照打车软件市场的发展轨迹,在通勤大巴业务拓展初期,改变和培育用户的全新使用习惯,是必须直面的难题,而且通勤大巴单位定价更低,比专车更需要规模效应,去摊薄总体运营成本,砸钱营销推广不可避免。“放长线能否钓到大鱼”,这将是通勤大巴可能遭遇的主要市场风险。
    而参照打车软件在专车、拼车“合法化”问题上与监管部门的博弈和拉锯,通勤大巴因其具有更显著的规模效应,以及对公共交通体系部分的替代效应,采用何种方式强化监管而又不至于扼杀创新,同样是一个颇费思量的问题。这也是通勤大巴可能将要面对的政策风险。
    但无论前路如何,以车来了、易到用车、嗒嗒巴士为代表的民营资本,已然杀入了一片原本主要由国有资本经营并提供服务的市场。在传统认知中,公共交通虽然是“使用者付费”,但因其鲜明的公共服务属性,不以盈利为首要目标,定价受到管制,因而对民营资本吸引力有限。
    这样一个市场,民营资本竞相卡位图什么?车来了创始人兼CEO邵凌霜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盈利并非他们当前的首要目标,而是尽可能抢占更多市场和拓展用户。
    但无法盈利的商业模式注定不可持续。更大的想象空间仍然在于“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互联网打法,积累用户,聚合社群,增值服务。
    民营资本的涌入,恰与去年以来骤然升温的PPP大潮相暗合。所谓PPP,即公私合营,广义PPP泛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而建立的各种合作关系,包含外包、特许经营和私有化三类。政府与社会主体由此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减轻政府财政负担,降低社会主体投资风险。
    事实上,杭州公共交通的PPP探索具有先发优势。早在2008年,杭州在城市公交、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等项目中,就率先尝试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通过建立健全公共交通补贴和补偿机制,推进公交企业改革。但由于公交集团属于国资企业,这样的模式类似于“左手倒右手”,并非纯粹的公私合营。
    而当多路民营资本杀入公交服务领域,公共交通领域或将呈现一幅更为清晰的PPP合作图景。
    对于民营通勤巴士,政府既可以评估其运营效率,给予相应补贴,撬动社会化力量增加公共交通供给,减轻财政负担;亦可秉持“宽进严管”原则,借民营主体倒逼国有公司运营效率提升,并通过竞争导向合理定价与供需平衡,形成公私互补的良性格局。
    车已经来了。然后,就要看政府的了。
    名词解释
    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也称3P模式,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一种项目融资模式。
    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