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城市交通 > 智能公交 > 正文

深圳新能源公交今年将占40%以上

2015-10-16 14:55:51 来源:新浪新闻 责任编辑: tongchunqiang
摘要: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熊国伟在论坛上透露,深圳已成为全国首个完成公交车辆北斗系统全覆盖的城市,在新能源公交普及方面,今年深圳还将新增3600辆新能源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车辆占公交车辆总量的40%以上。
      本届物博会以“跨界、颠覆、融合、未来”为主题,展览面积6万平方米,来自全球41个国家的1000多家企业参展,专业观众预计将超过10万人次。

2015年1-8月份,物流业增加值为1025.70亿元,同比增长9.75%,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13.2%,物流运营效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物流与交通运输博览会(下称“物博会”)1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作为亚洲物流第一展,在深圳举办十届的物博会已多年在展会规模上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本届物博会的分论坛之一、2015年第五届公交都市发展论坛同时举行。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主任熊国伟在论坛上透露,深圳已成为全国首个完成公交车辆北斗系统全覆盖的城市,在新能源公交普及方面,今年深圳还将新增3600辆新能源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车辆占公交车辆总量的40%以上。

深圳率先完成公交车北斗系统全覆盖

作为研讨公交都市发展的专业性论坛、第十届物博会的分论坛之一,本届论坛汇聚了中国国内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国际机构、专业院校及知名交通企业的领导、专家和代表,参会嘉宾近400人。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城乡客运处处长蔡团结在发言中表示,目前全国城市公交新能源车辆已接近3万辆,清洁能源车辆近13万辆,优选公交、绿色出行的社会氛围已初步形成。下一步,我国指导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基本思路依然是公交优先,打造高效便捷、安全舒适、经济可靠、绿色低碳的城市公交系统。

据悉,2010年深圳即成为国家首个部、市共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五年多来,深圳市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在轨道建设、公交提速、智能化建设、新能源公交出租车推广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突破,基本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熊国伟在致辞中介绍,目前深圳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78公里,轨道三期在建里程107.2公里;深圳公交专用道规模已达到819公里,年内还将新增100公里;公交智能化建设也进一步加快,成为全国首个完成公交车辆“北斗系统”全覆盖的城市;今年深圳还将新增3600辆新能源公交车,新能源公交车辆占公交车辆总量的40%以上。

此外,本届论坛以“互联网+公交都市新常态”为主题,邀请到部省级交通主管部门领导以及来自同济大学、韩国交通研究院、美国密歇根大学、北京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等机构单位的专家学者,就“新常态下公交都市的发展与展望”、“互联网+模式下城市公交的变革”等方面进行演讲和讨论。

“互联网+”公交:大数据挖掘公交线路

论坛上,“滴滴巴士”总经理李锦飞分享了如何通过“互联网+”助力城市公交。据悉,“滴滴巴士”目前在深圳每天有500个以上的服务班次,累计服务50万人次出行,上座率普遍超过50%。最近,“滴滴巴士”在深圳还正式推出深港跨境快线、机场快线、高铁专线等,其中,深港跨境快线有51条线路,每半小时就有一班。

李锦飞表示,“滴滴巴士”将依托“滴滴出行”的大数据技术平台,提升现有公交服务体验,助力公交都市建设。据介绍,“滴滴出行”已经覆盖全国360多个城市,有2亿多注册用户,每天服务1000万人次,1100多万名司机工作在“滴滴出行”平台上,每天处理50TB数据,是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

依靠这一平台,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取出行需求,再利用大数据深入挖掘和应用,从而在新线路规划、老线路调整上,实现最优线路设计。李锦飞透露,目前,通过互联网平台收集的信息,“滴滴巴士”在北京已经挖掘出1万条潜在的巴士线路,而目前北京公交线路不过800条左右。在资产利用、效率提升上,未来将通过精准定位乘客出行需求,合理调配运力资源,盘活城市中的闲置巴士车辆,同时建立车辆调度、运营监管、信息服务全平台,满足公交企业和乘客的多种需求。“滴滴巴士”还将改变人工调查不准确而且费时费力的服务评价机制,用“互联网+”建立用户实时反馈评价机制、乘客满意度调查,有效提升城市公交系统的服务质量。

李锦飞表示,未来“滴滴巴士”将从线路规划调整、运营效率提升、智能调度监管与出行信息服务、服务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对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进行“互联网+”全面升级,助力城市的公交都市建设。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