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城市交通 > 智能停车 > 正文

哈尔滨进入百万汽车时代建立体车库解决停车难

2014-01-20 16:22:1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责任编辑: sunny
摘要:目前,哈尔滨已正式进入 "百万汽车时代 ",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也不断凸显,如何破解交通难题,成为哈市面临的重要课题。日前结束的政协哈尔滨市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哈尔滨市工商业联合会再次建议:加快哈尔滨市全自动立体车库建设进一步解决停车难。

  目前,哈尔滨已正式进入"百万汽车时代",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也不断凸显,如何破解交通难题,成为哈市面临的重要课题。日前结束的政协哈尔滨市十二届三次会议上,哈尔滨市工商业联合会再次建议:加快哈尔滨市全自动立体车库建设进一步解决停车难。


  据交警部门统计,截至2012年底,哈尔滨市汽车拥有量已达85万辆,并正以每月6000至8000辆的速度递增,预计2013年内将突破百万辆大关。但由于受交通设施建设周期长、城区改造复杂、城建用地紧张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哈尔滨市停车泊位建设远远跟不上汽车增加的速度。据统计,哈尔滨市市区现有停车泊位30万个,路内停车泊位10万个,停车位与车辆比例约为1:3,停车难、难停车、乱停车已成为影响哈尔滨市交通秩序、造成交通拥挤、行车不便的重要问题之一,并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


  近年来,业内不少人士提出,推广并建设全自动立体车库,是解决"静态交通"的重要方式,可以在不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停车泊位,是有效解决哈尔滨市停车难问题的有效方法。


  据介绍,建设全自动立体车库可以增加停车泊位,节省土地资源。全自动立体车库的空间利用率极高,据有关人士测算,在同样70m×80m的地面上,建传统的平面自走式停车场,只能建成226个停车泊位,建立半自动升降式立体车库,能提供374个停车泊位,若建全自动立体车库,则能提供624个停车泊位。有效地节省了土地资源。另外,全自动立体车库配置灵活,适应性强。其结构简单,工程量小,对消防要求和通风要求比较低。特别是立体车库建设配置灵活,形式多样,适应性广,既可单独设计,也可依附在其他建筑物内,且在地上、地下或半地下都可以建设,是缓解中心商业区、行政区、重点中小学及医院周边停车泊位紧张的最有效措施。同时,全自动立体车库能促进交通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


  然而,哈尔滨市工商联在有关调查中发现,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全自动立体车库,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首先投资相对较大。与传统自走式停车场相比,建设全自动立体车库的投资相对较大。据业内人士估算,建设70m×80m的全自动立体车库,其土建、配套工程及停车设备的购买和安装,总的工程造价大约在7100万元左右,巨大的工程投资,是制约哈尔滨市建设全自动立体车库的难题之一。


  其次,回报周期较长。据介绍,哈尔滨市现在的停车收费实行的是一、二、三类收费标准,一类停车收费标准是一小时内收费7元/台,超过1小时按每30分钟加收3元/台,24小时最高收取停车费60元/台,二、三类收费标准都比一类低。即使按最高的一类收费标准计算,要回收停车投资费用也要将近8年时间,投资回报周期过长,是制约哈尔滨市全自动立体停车库建设的又一难题。


  经过调研,哈尔滨市工商联认为,新型全自动立体停车设施将是未来哈尔滨市停车泊位建设的主要方向,是开发投资的重点。因此,应该加快政策扶持,解决好投入大与产出周期长的矛盾。政府相关部门要根据哈尔滨市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通过采取适当提升收费标准,整合商业地产和商业广告等项目,提升投资者的收益,促进哈尔滨市全自动立体车库建设的健康发展。


  哈尔滨市工商联还提出,通过加强规划和调研,大力发展全自动立体车库建设的。全自动立体车库是一项新兴产业,政府规划部门要加快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将建设全自动立体车库纳入到哈尔滨市今后的停车泊位建设之中,特别是今后新建小区、大厦、商贸城区,在考虑停车泊位建设时,要优先考虑建造全自动立体车库。


  同时,搞好试点,在一些有条件的小区和大厦的空地上,在绿化面积不减少、周围居民没有异议的情况下,可在该地进行全自动立体车库建设试点,收集相关数据和群众反映,为全面推广这种全自动立体车库积累经验。


  另外,工商联建议,建设立体车库,应注重引进民间资本。《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又称"新36条")发布后,一些非公企业家对参与公共设施建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新36条"第四条指出: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运输建设。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哈尔滨市全自动立体车库建设,对于减轻政府投资负担,加快哈尔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城市停车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