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警之窗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城市交通 > 智能停车 > 正文

停车诱导系统的发展与应用特点分析

2014-05-30 16:02:37 来源:ITS智能交通杂志 2014年3月责任编辑: sunny
摘要:尽管我国停车诱导系统产业起步较晚,但是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该系统已经在全国多个重要一线城市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逐具规模。本文将从多方面对停车诱导系统的发展概况、功能、特点等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介绍,旨在促进该系统得到更高效的运用。
  
 
  文何国丰
 
 
  停车诱导系统是智能停车场的发展趋势之一,最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便已经在德国出现,而在我国出现第一个停车诱导系统的案例却要推迟到2001年。尽管我国停车诱导系统产业起步较晚,但是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该系统已经在全国多个重要一线城市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逐具规模。本文将从多方面对停车诱导系统的发展概况、功能、特点等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介绍,旨在促进该系统得到更高效的运用。
 
 
  一、停车诱导系统概述
 
 
  1、定义
 
 
  最早将停车诱导系统定义为:以多级信息发布为载体,提供停车场或停车库的位置、车位空满等信息,指引驾驶员停车的系统,英文为ParkingGuidanceandInformationGystem,简称“PGIS”。但是,随着停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需要,停车诱导系统被赋予了更多更具体的内容,笔者将停车诱导系统重新定义为:为促进停车场的高效运转、停车位的有效利用、改善周边道路交通,进一步方便车主停车和管理方管理,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多种终端向车主提供停车场的位置、车位使用状况、路线、道路交通状况等及时信息,诱导驾驶员最高效地找到停车场或停车位的智能停车诱导系统。
 
 
  2、历史发展
 
 
  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国外便已经开始对停车诱导系统进行研究,而世界上第一个停车诱导系统早在1971年德国的亚琛市便已经出现,后来这项技术逐渐传播到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其他欧洲国家,并且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亚洲国家中,日本成为最早实现该项技术的国家,到1995年之前,日本就已经有超过40个区/市成功应用停车诱导系统。
 
 
  我国停车诱导系统起步相对较晚,这主要取决于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1978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仅仅只有135.84万,停车诱导系统需求还未展现出来。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实力快速增长,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达1.2亿辆(如表1所示),城市主干道交通面临严峻的挑战,停车诱导系统的需求日益凸显。
 
\
 
  二、停车诱导系统的组成及其技术分析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停车诱导系统的功能已经日趋完善,目前,一套完整的停车诱导系统由区域诱导系统(指引车辆进入停车场)、车位引导系统(引导车辆快速停车)、反向寻车系统(帮助车主快速找到爱车)三者构成。
 
 
  1、区域诱导系统
 
 
  区域诱导系统是通过将某个区域范围内的多个停车场形成信息共享的联网模式,在城市中主要干道旁设置多种信息显示终端,为车主提供周边停车场的位置、车位数、空满状态等信息,促进车辆快速选择最优的停车方案的停车诱导系统。区域诱导系统的基本组成为:引导屏、数据中心(即云服务器和数据库,用于数据的收集、处理和传输)、查询平台等,目前的查询平台终端包括WED站、手机软件、车载GPS导航、诱导屏、厂播、IVR申话查询等。
 
\
  如图1所示,该系统主要依托于云服务器和数据库(简称“数据中心”)。以上图中的中联大厦、华联大厦、桑达大厦为例,该区域内这三个停车场通过数据中心的支持形成联网,将各个停车场车位信息变化实时传送到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经过处理之后将信息进行两种渠道的发布:一是发布到城市主干道的一级引导屏、以及其他道路的引导屏,即二级引导屏或更多级的引导屏;二是发布到网络查询平台。
 
 
  该两种渠道也是车辆使用区域引导系统的重要途径:车辆出门前,便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终端查询目的地附近停车场的车位信息,选择最优的行车路径;当车辆行驶在路上时,车主可以通过一级、二级引导屏快速了解附近停车场车位信息,同时引导屏还有“指路”的作用,指引车辆到达目的停车场。
 
 
  2、车位引导系统
 
 
  车位引导系统是一种通过智能化的设备对停车场内的车辆停车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车辆方便快速地寻找空车位停车的停车诱导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的基本组成为:车位探测器、车位指示灯、车位引导屏、采集终端、服务器等。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车位探测器多采用超声波探测和车牌识别两种方式。
 
 
  车位引导系统的原理是通过车位探测器对车辆的检测,将车位的占用信息定位到具体的某个具体车位,通过实时发布停车场的剩余车位信息、显示单个车位的占用信息,并配合方向指示,引导车辆进行快速地停车。
 
 
  根据图2、3所示,车位探测器对车位时刻对车位进行车辆检测,车位空闲状态下车位指示灯为绿色;当车位探测到车位有车辆停放时,车位上方的车位显示器显示红色,同时立即将信息通过采集终端最终传送到服务器,经过处理之后,服务器将车位信息变化指令传输到每个车位显示屏和车位引导屏。
 
\

\
  3、反向寻车系统
 
 
  反向寻车系统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诱导系统之一,是通过车辆停车信息的处理、收集和共享,促进车主快速找车的诱导系统,主要应用于大型的停车场。一套基本的反向寻车系统由视频车位探测器、交换机、识别终端、以太网、查询终端、数据服务器等组成(如图4所示)。
\
 
  系统通过视频车位探测器对车辆进行检测,视频再经由交换机传送到识别终端,并对车牌和车位等信息进行识别后,通过以太网传输到数据服务器上,最后分享到每一个查询终端上,车主只需要在查询终端上通过输入车牌号码或其他相关信息便能够获取最佳的寻车方案,快速找到爱车。
 
 
  三、停车诱导系统的功能优势
 
 
  停车诱导系统对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足不出户,便可掌握停车位的实时信息
 
 
  停车诱导系统将联网模式下的多个停车场的车位数、空满状态、方位、路线、收费标准等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上,车主可以在出门前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终端查询到目的地附近所有停车场的相关停车信息,提前做出最优的停车场和行车路线选择。足不出户,便可以即时获得周边停车场的车位信息,这给车主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2、车位预定保留等功能
 
 
  除了查询相关的车位信息之外,停车诱导系统同时还具备车位预定保留功能,即车主在未到达停车场前便可以通过手机或者其他终端进行车位预定,目标车位将会被对应的停车场进行保留。通过车位预定功能,车主放心出行,不必为因堵车、修路等突发状况浪费时间而到达停车场后车位满位的状况担心。
 
 
  3、车位引导,快速找到停车位
 
 
  车位引导系统能够帮助车主快速找到空车位,其过程分为两级引导,即由区域引导转向车位精确引导的过程:车辆进入停车场后,通过安装在停车场内主干道上方的区域引导屏(一般都安装在主干道的正上方,保证在车主的视角之内)到达指定的剩余空车位的区域,再次通过每个车位上方的车位指示灯(通常为红绿双色,绿色代表车位空闲,红色代表车位已被占用)选择正确的空车位进行泊车,方便快捷。
 
 
  车位引导系统的作用在大面积型的停车场或者多层结构的停车场中更为显著,帮助车主们在茫茫车海中轻松找到空车位,省去了麻烦,也保证了停车场内部交通的畅通无阻。
 
 
  4、轻松找车,免去寻车烦恼
 
 
  当车辆正确停放至空车位后,停车诱导系统中的反向寻车系统便开始工作,它通过车牌识别模块将所停放的车辆的停车信息(停放位置、车牌号、停放时间等)保存起来。当车主回到停车场取车时,只需要到设置在停车场多部找车机查询终端上输入自己的车牌号、或者选择时间段来查询车辆所在位置,同时,找车终端还会提供给车主一套最优的步行路线,让车主在最短的距离内以最快的时间找到爱车。
 
 
  5、促进交通顺畅,为城市交通建设提供数据
 
 
  停车诱导系统的投入使用,车主们在出行前便可以决定并快速达到目标停车场,这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车辆在城市主干道上的逗留时间,促进整体交通的顺畅为疏导交通、缓解拥堵,进一步改善道路周边环境、提升地区形象。
 
 
  此外,停车诱导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对多项信息进行处理,统计以及各区域停车管理信息、停车统计和分析信息等,这些信息对城市相关管理部门有一定的好处,同时对城市交通的建设也提供了数据参考。
 
 
  四、停车诱导系统的应用情况分析
 
 
  相比而言,我国该行业已经落后了30年,但是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的支撑和创新,仅仅短短十年的时间,我国停车诱导系统行业便得到了健康快速地发展。截止至2013年上半年,停车诱导系统已经覆盖了我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28个省市。在这些省市中,北京和上海应用最广,北京的王府井、西单、中关村地区等7个区域,上海的黄浦区、静安区、徐汇区、长宁区、虹口区等10个区域最为普及,此外,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多地都有相关的案例。囊括了300多个地上、地下停车场,覆盖了近十万余车位。
 
 
  上海市的停车诱导系统从2002年便开始建设,黄浦区、静安区、徐汇区、长宁区、虹口区等10个区域陆陆续续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2010年世博会举办之前的几年,上海市加大了对停车诱导系统的功能不断地进行完善和优化的力度,该地区的停车诱导系统水平不断提升。世博会召开前夕,上海的停车诱导系统已经实
 
 
  现全市公共停车场库信息联网和中心区停车诱导多方式信息发布,成功覆盖所有市区主要区域,为世博会上海市的交通畅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比之下,北京市的停车诱导系统的建设要比上海早一年,2001年开始投入停车诱导系统的建设,并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停车场诱导系统的应用案例——2001年底,北京王府井地区首个停车诱导系统案例的出现揭开了我国停车场诱导系统行业的帷幕。目前北京的停车诱导系统主要集中在CHD、金融街、王府井、中关村和崇文门新世界地区五处,共覆盖了该市上百家停车场近5万的停车位,促进了停车位在工作日高峰时段停车场的利用率提升至高于80%以上。
 
 
  五、结语
 
 
  在物联网逐渐普及的时代,停车诱导系统扮演着物联网中一个重要角色,对智慧城市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引领快捷、畅通、舒适的城市新生活。因此,日益成熟的城市停车诱导使人们的出行更高效、轻松,对城市交通的畅通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停车诱导系统的应用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国内一线城市,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也将逐步建设,促进停车向更加智能化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服务。
 
 
  (作者单位:厦门大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