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中心 |  城市交通 |  车联网 |  卫星导航 |  高速公路 |  行业观察 |  交通管理 |  专题 |  会议展览 |  招投标

你的位置:首页 > 城市交通 > 智能停车 > 正文

王长君:搭建互联网服务的共享平台,信息数据向社会开放

2017-07-31 11:51:19
摘要:据央广网报道,互联网+交通,一方面为日常出行提供了更多、更智能的选择,另一方面,也要求城市交通管理与时俱进。在7月26日举行的互联网+...

据央广网报道,“互联网+交通”,一方面为日常出行提供了更多、更智能的选择,另一方面,也要求城市交通管理与时俱进。在7月26日举行的互联网+城市交通管理创新论坛上,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长君表示,公安部已经有不少尝试,其中不仅有最基础的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还有正在推进的自动驾驶项目上路测试、交通事故分析预防体系等。

\

 

王长君说:“公安交通管理综合营运平台,主要是依托我们业务管理来运行,全球最大3.2亿多驾驶人的注册,全球近3亿的机动车的注册管理,包括每年差不多二十多万一般程序的交通事故,八九百万的简易程序交通事故的管理,还有近千万的交通违法和处理。当然还包括化学品的管理,以及我们整个公安警务工作的管理,实现了整个公安系统大整合。

 

大数据营运这块,公安交通数据所针对多项自动驾驶上路测试,对安全评估进行相关研发,正在建设我们的封闭场地,正在设计自动驾驶上路设计和安全评估的管理措施、办法以及管理思路,我们期待着和大家的合作。同时,我们也正在做基于系统思维的,围绕着公安另一块核心内容的道路交通的预防,还有交通事故的分析与预防体系的搭建。”

 

智慧交通的应用中会产生大量数据,王长君坦言,目前,公安部也面临着大数据挖掘应用的挑战。

 

王长君表示:“首先是在我们内部,我们有了大量的数据。单基础智慧平台我们累积了近100个TB的数据量,但是,所有这些数据本身的质量怎么样?这些数据有没有很好的运算设施、运算能力?特别是从大数据管理中挖掘出我们需要的管理信息,管理这些有价值的内容时,我们的算法究竟怎么建下去?我们要建立这些算法所需要的数据工程师、所需要的科学数据站,这是现阶段公安交警科技部门最主要的问题。

 

当然,从外部来讲,我们这些数据信息如何跟互联网企业,跟其他的道路交通以及相关部门,做共享分析处理、做系统分析?我们的能力还很不够。怎样更好的利用这些数据,来支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特别是怎样营运这些数据,让企业能够查询他的驾驶员的交通违法情况,交通事故情况,甚至做相关的交通服务这块,我们在支撑服务上还有很大的欠缺。”

 

眼下,公安部正在尝试搭建互联网服务的共享平台,把在交通领域的海量信息数据更多地向社会发布。

 

王长君指出:“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共享平台,是我们正在开发的平台,是一款实现公安交通的信息数据向社会发布的应用。企业可以直接查询驾驶员、使用者的交通违法情况,用户通过APP可以查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我们正在开发此平台,当然我们也会向公安部做汇报,涉及查询者的身份确认,特别涉及到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我们会在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来做好社会的服务。包括我们也会通过互联网平台向社会、向联网企业推送,向互联网企业的用户去推送交通安全、路况、执法、以及路面维护等信息。”

 

推进智慧交通,互联网企业也有不少尝试。近两年,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两个明显的变化:网约车和共享单车。高德集团总裁俞永福介绍,这种变化也带来了城市拥堵情况的变化。

 

俞永福说:“2015年到2016年,出行方式最便捷的就是网约车,网约车的出行方式是一种共享经济。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对城市的拥堵来讲,这也是一个变量,它有好的一面,也有压力的一面。2015年随着网约车的盛行,一线城市的交通变得更加拥堵,但随着网约车新政发布,一线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有所改善。

 

在过去的12个月,另外一种出行方式是共享单车。从数据上看,共享单车对于老百姓五公里以内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以北京的拥堵情况举例,前年老百姓在五公里以内的出行方式相比于2016年12月来说,已有4.4%的提升,这个比例现在还在提升,这有利于改善一线城市的交通拥堵情况。”

 

俞永福表示,未来三年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从缓解汽车出行的拥堵到全局各种出行方式的优化,立足公共出行服务平台。

 

俞永福说:“从技术的层面来讲,是需要云端这样的技术解决方案。特别是对于高德的讨论,我们整个团队是很明确的,高德把自己定位为公共出行服务平台,对交通服务部门来说,是一个好帮手;对于交通出行的企业来讲,是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我们不与专业的出行企业争利,也就是说,我们不会去走网约车、共享单车的路,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公共服务平台的角色和定位。”
 


分享到: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