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里有一期辩题是讨论“女性专属停车位是歧视吗”。如果有了自动泊车机器人,这个问题恐怕就不存在了。一家杭州创业公司看中了机器人自动泊车市场。
“停车难已经是现代人出行的最大痛点之一”,极木科技创始人祁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该创业项目是基于自己的生活体验。祁卫是一名连续创业者,他之前曾担任过联想集团副总裁、亿航无人机联合创始人兼CTO。
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的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04亿量,其中汽车2.05亿量,而2003年这个数字只有2400万量。按照国际城市建设经验,停车泊位应达到机动车保有量的1.1至1.2倍。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与泊车位需求的数量测算
这种大需求背后,除了修建更多的停车场,祁卫想通过机器人的方式解决。由此开始研发第一代产品:能够将汽车当作“货物”一样夹取、举升、移动、停泊的泊车机器人。
记者看到的Demo展示,每个机器人呈扁平状,厚度不超过10厘米——这些机器人不用借助任何如载车板、梳齿、地面挖坑等辅助设施,直接钻到汽车底盘下面,伸出“机械手”,卡住汽车的四个轮子,将汽车举升抬离地面,然后载着车辆在停车场里自动行驶、找到空车位、把车停好。
这对机器人的要求很高:
第一,它本身高度受限、体积也不能太大,因为要能钻到各种车量的底盘下面;
第二,要能载重高达2.6吨,算重载机器人;
第三,要能动态适应小到紧凑型车和微型车,大到七人座商务车这样汽车尺寸的较大范围的变化;
第四,产品融合了视觉、激光、超声等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必须实现精准的停泊和避障,否则任何失误,都有可能给车辆带来剐蹭,给客户和停车场运营者带来损失。
而基于极木泊车机器人的解决方案,对停车场的改造做到最小,这是有利于商业推广、能被停车场运营管理者所接受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整个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祁卫回答称“这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机械结构设计、电子电路、软件算法(感知、决策、运动控制)、调度服务器等等,到最后变成一个产品,还需要考虑成本、可生产性。从概念,到原型样机,到试产,最终到量产,把这个事情做完整,并最终实现可靠的实际运营,才是真正考验团队的地方。”
按照祁卫所述,目前机器人已经进化到第二代,在为进入量产阶段做准备。
对停车场来讲,由于机器人自动停取,停车场变成了无人车场,所以不需要为打开车门预留左右空间。而机器人具有360度灵活转向移动,所以也不需要停车场为汽车进出车位留出较宽的通道,这些都能够提升停车场的平面使用效率。而相同面积内停车位的增加,就将成为停车场运营管理者获得的直接经济收益,极木智能泊车机器人的设计目标是希望能让传统的平层停车场平均多容纳30-40%以上的车辆。
“我们现在主要是和一些大型停车场和连锁型的物业管理公司谈。希望先在一些城市核心区的停车场进行试运营。”祁卫说。
全国经营停车场的有五万多家公司,大小停车场逾百万。祁卫认为,停车机器人破解停车难,而极木科技解决停车痛点。只要能先找到其中一些典型客户,解决驾驶员停车的体验问题,并提升了停车场运营管理者的经济收益,实现了双赢,就是极木创造的价值。
目前我国传统停车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未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提高,对城市空间利用率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一些地区也兴建了立体车库和机械车库,基于泊车机器人的智能无人车库应该是一种更加智能化、更加灵活、并具有可扩展性的解决方案,极木科技非常看好这个方向,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整个停车产业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行业正慢慢热起来。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资源稀缺,智能化立体停车泊位建设在十年内将成刚性需求态势。” 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副会长关锐捷表示。据了解,智能停车位的造价会高于普通平面停车位,接近于立体停车泊位,每个车位造价大概是2万到7万元。目前我国停车位缺口超过5000万个,这相当于有上万亿元的市场。
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开始尝试智能化停车场:Serva公司此前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机场中运用了自动泊车系统“Ray”,只占我们典型的6米车位的一半距离;华盛顿瑟古德·马歇尔国际机场也在经营智能停车场。
看起来,自动泊车已经成为了一门各家都看中的生意。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