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洛龙区龙门大道与关林路交叉口附近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内,市停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市停车办)工作人员正忙着调试全新的网络云平台智慧停车管理系统,这套系统将成为缓解停车难现象的“利器”。
截至今年6月,洛阳市机动车保有量已逼近120万辆,日益剧增的机动车数量与停车位紧张的矛盾愈加严重。上到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下到普通市民都有切身体会。那么,我市停车问题现状如何?有无破题之举?
现状 市区停车位缺位率偏高,“停车难”困扰市民
市民焦先生家住洛龙区英才路与龙兴街交叉口附近的一个高层小区,他工作的地点离家较远,每天要开车往返,因为没有买到小区的地下停车位,加之小区地上车位有限,他只得冒着被贴罚单的风险,把车停在小区周边的道路旁。今年以来,焦先生发现小区周边道路两侧几乎天天被车塞得满当当的,在家门口停车成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6日上午,记者到焦先生所在小区周边走访发现,小区周边道路两侧并未设置停车位,但道路两侧停放了大量车辆,原本的双向四车道只剩下两个车道。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已逼近120万辆,其中市区机动车保有量为60多万辆,而实际每天在市区停放或活动的机动车约有75万辆,但市区现有的各类停车位仅有15万个。
市停车办相关负责人说,按照机动车行进和停放比例为4∶6的状态计算,市区每天有45万辆机动车需要停放,那么乱停乱放的机动车就达30万辆,也就是说,我市城区的停车位缺位率达67%,“停车难”成了困扰市民出行的突出问题。
尝试 试水立体停车设施建设,发展受诸多因素制约
数年前,市停车办等部门已着手引导有条件的机构采取必要措施缓解停车难状况,鼓励这些机构自主建设立体停车设施。“立体停车设施是普遍认可的能有效缓解停车难状况的措施。”市停车办相关负责人说。
2013年,我市曾出台意见鼓励各企事业单位和有关开发公司建设公共立体停车场(库),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一些机关单位、居民小区很快尝试并建成了一批立体停车场(库),投用后有效缓解了局部停车难的状况,老城区委院内的立体停车库就是其中一个。
受地理条件限制,加之老城区委院空地面积小,停车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2014年年初,老城区委院立体停车库开始建设,该车库一共5层,可以提供57个车位,建成投用后有效解决了此处困扰已久的停车难问题。
“经过近5年发展,我市城区现有立体停车场(库)15处,共有泊位3587个,但这仅占城区现有停车位数的2.4%,据此可以看出,我市城区的立体停车设施发展并没有步入快车道。”市停车办相关负责人说,立体停车设施的审批流程不顺畅和产权不明朗等问题,是制约立体停车设施发展的瓶颈。
症结 大量增加停车位不现实,社区内现有车位利用率低
面对城区停车位供求紧张的现状,民间资本有投资建设立体停车设施的愿望,我市也有多家技术条件成熟、在业界颇有名气的立体停车设施生产企业,但为何立体停车设施无法在我市“遍地开花”?
市停车办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解释,立体停车设施既不同于建筑物,又不同于设备,若以建筑物定义立体停车设施,多数场所受容积率影响均不能建设立体停车设施;若把立体停车设施看成设备,它的长期存在性又与设备的临时性相悖。因此,规划部门尚无法办理立体停车设施的规划审批手续。没有规划审批手续,就无法办理产权手续,建成的立体停车位就不能进行交易,投资者无法得到回报,自然热情不高。
同时,现有停车位利用率低的状况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我市城区现有的15万个停车位中,社区内的停车泊位数占四成以上,但这些停车位处于一个封闭场所内,利用率很低。
近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都在试水“共享车位”这一新模式,通过提高停车位利用率缓解停车难状况,其实际效果颇佳。
常年在一线工作的西工交巡大队民警对“共享车位”模式比较认可。有民警说,除了将“共享车位”模式引入洛阳,鉴于利用大面积土地建设停车场已无可能的现状,还可整合狭小空间向空中或地下建设停车设施。
前景 今后个人可通过手机预订车位,还可共享个人闲置的车位获益
市停车办相关负责人说,近年,针对城区日益凸显的停车难问题,市停车办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展开多方调查求证,多次征求规划、国土、房管、质监等部门的意见,目前已初步达成意向,可按照“对于小型或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的停车场,鼓励实行备案制”的精神,引导立体停车设施逐步步入正轨,进而突破制约我市城区立体停车设施发展的瓶颈。
据介绍,目前,我市城区立体停车设施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不久的将来,我市立体停车设施建设会步入正轨,进入快速发展期。
针对现有停车位利用率低的现状,市停车办在充分考察和调研的基础上,历时一年多筹建的网络云平台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已初具规模,现正对该系统进行投用前的调试、完善工作。
“我市网络云平台智慧停车管理实行企业化运作,市区现有的停车场经营管理单位都会进驻该系统,届时,所有停车位的使用情况将由智能系统监控,个人也可通过手机APP预订车位,还可共享个人闲置的车位获得收益。”市停车办相关负责人说,很快,该系统将正式投用,相信它将成为盘活我市停车资源的“利器”。
声明:
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征稿:
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国智能交通网资讯平台价值,促进诸位自身发展以及业务拓展,更好地为企业及个人提供服务,中国智能交通网诚征各类稿件,欢迎有实力的企业、机构、研究员、行业分析师投稿。投稿邮箱: zw.ding@cps.com.cn(查看征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