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骑在自行车上的王国
2015-03-25 08:26:03
[摘要]在人们的印象中,荷兰是风车的浪漫,是郁金香的芬芳,是自行车的王国。荷兰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且极为集中,因其大众运输设施完善且方便安全,对于旅行者而言,可以到达荷兰的任何一个城市或村落,这源于荷兰独特的交通系统,既环保又快捷而且还不用担心因迷路或者塞车耽误了您的时间。这个欧洲小国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荷兰位于欧洲西偏北部,是着名的亚欧大陆桥的欧洲始发点,是世界有名的“低地之国”,即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国家。国土总面积41864平方千米,人口1670万,人均GDP为5.2万美元。与欧洲大多数发达国家相似,荷兰人均机动车拥有量处于较高的水平,机动车保有量为847万辆,每100人拥有51辆。但是,荷兰交通的最大特点在于自行车交通。荷兰被称作“自行车王国”,荷兰自行车拥有量为1800万辆,平均每人超过一辆,人均拥有率世界第一。就是这样一个欧洲国家却有着完善且环保的交通系统。
公共交通一览
公共交通一览
荷兰大众运输设施完善且方便安全,同时既方便又快捷。荷兰的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十分的发达,交通枢纽以火车站为中心,与商业区的距离很近。荷兰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和地铁,这三种交通工具将带你到荷兰的任何一个角落。
轨道交通 火车,这种古老的交通工具在荷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快捷准时闻名。便捷的电气化铁路提供了100多条路线。荷兰火车车次非常多,而且荷兰铁路网因拥有350座车站而成为世界上车站最密集的铁路网之一。在大城市之间运行的是快速城际列车IC(InterCity Train),在小城市以及乡村间运行的是区域性列车(Local Train)。你可以依靠每小时四班的列车就能往来于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以及乌特勒之,这四座荷兰最大的城市之间。轨道交通的普及让人们的出行十分的方便。
荷兰的公路系统发达,道路标志明显、易懂。为公共汽车提供了硬件基础。道路四通八达,可远到德国、比利时、法国等国家的主要高速公路或是荷兰的任何一个城市和村落。巴士和电车系统连接各大城市和村落。
水上交通 荷兰水上交通十分发达,船只一般只用于运输及旅游,游客可以搭乘游船游荷兰,享受美丽的景色。乘坐木船穿行于大自然中,以最亲近自然的方式,享受生活的愉悦。借助大自然的利用,完全不用担心任何碳排放的问题。
联票Strippenkaart不仅可通用于巴士、地铁和电车,并可数人一起使用。在阿姆斯特丹的路上叫出租车是不会有人理你的,你必须打电话 叫出租车,电话为677 7777,白天或晚上的车费都一样,外加5至10的小费。
自行车王国
在荷兰,自行车是城市轨道交通最好的衔接交通工具。首先,骑自行车和乘坐公交的道路条件能够得到良好的保障,这在世界上是屈指可数的。在荷兰,绿色低碳的自行车交通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待遇”。
在阿姆斯特丹,不论是主干道、次干道还是支路上,自行车和公交车专用道随处可见。为设置有双向四车道公交车和自行车的专用道,而小汽车仅占有一个车道。在阿姆斯特丹还设置有自行车专用桥和自行车专用街道。对自行车交通路权的倾斜,为自行车的畅通无阻通行创造了条件。在自行车停放相对集中的地方,为了满足自行车停车的需求,修建大规模的自行车停车场。为了便于自行车的停放,荷兰在最近十几年来大力建设自行车停车场。停车场地的建设为自行车的有序停放与规范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早在1890年,荷兰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自行车专用道,到目前为止,荷兰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自行车道路网,总长3万多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路,占荷兰全国道路总长度的30.6%,人均自行车道路长度居世界第一位。据统计,在荷兰有35%的出行由轨道交通与自行车换乘完成。在荷兰,十余年来,自行车数量有增无减,归根结底,荷兰自行车交通受益于其先进的交通文化,不论是城市交通规划、路权的分配还是交通参与者(包括汽车驾驶人、骑车人和行人)的交通意识、习惯、行为都融入和体现了先进的交通文化。
人性化的自行车指路系统 与自行车道相匹配的自行车指路系统是荷兰自行车交通的一大特色,凡有自行车通行的地方必有自行车交通语言,特别在交通枢纽,自行车交通语言极为普遍。自行车指路标志上绘制有自行车标志,采用白底红字,包含有地点、距离以及方向等信息。完善的自行车指路系统为自行车出行者提供了便利。
在荷兰,与轨道交通换乘的自行车停车场地设置有相应的标准,一些停车场还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可以上锁的自行车存车柜,减少了自行车失窃现象的发生。低价的自行车租赁、维护服务。租赁自行车在荷兰非常便利,每辆车每天租赁费1.2欧元(相当于11元人民币),全国统一收费标准。火车站通常提供自行车租赁、存放、维修和销售服务。如果自行车有损坏,归还时即可修理,租车人只需支付相应的修理费用,解决了租车人的后顾之忧。
在荷兰的一些路口、路段,自行车通常享有优先通行权,机动车必须让自行车,而且在路面上以交通标志、标线的形式体现。在居民区的一些路段,小汽车采用单向通行,而自行车却可以双向通行。所有这些交通管理措施,无不体现着在城市中心城区鼓励自行车交通的文化现象。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的公交部门在有轨电车线路上安装人脸识别系统,以确保公共交通安全。
在中心城区,交通发展依次排列顺序是轨道交通、路面公交、行人、自行车、出租车和小汽车。这就使得小汽车常常受到一定的限制。在阿姆斯特丹开车,还不如步行或骑单车来得方便。在商业中心内几乎所有的胡同小街都用电子桩阻止小汽车通行,而自行车可以畅通无阻。这与我国一些城市小汽车地位高于其他交通方式的交通文化正好相反。
在边缘地区的农村小镇,为了鼓励一部分开小汽车的人换乘轨道交通,专门设置了K+R停车场,即Kiss+Parking,通常为妻子送丈夫到车站或丈夫送妻子到车站准备,考虑到轨道交通发车间隔在半小时左右,停车30分钟以内免费
讲求绿色环保低碳甚至零排放,自行车可谓最廉价、最亲切、最便捷的出行工具。荷兰是世界上最适合骑行中的国家,而只有骑自行车才是感悟荷兰完美田园和纯粹自然的最好方式。每年有超过70%的荷兰人会选择骑自行车在本国度假,可见自行车旅行在荷兰已经成为一种极为流行的度假方式。在荷兰以荷兰最流行的方式度假时再合适不过了。
荷兰交通启示
荷兰空间规划政策的出发点是要尽可能做到满足空间需求和保证空间质量的协调统一,兼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平衡发展。
首先,增加公共交通是降低人们购车意愿的重要办法,但公交不能仅理解为普通公交车和地铁。小汽车进入家庭是消费的一次升级换代,小汽车的乘坐体验与普通公交车之间差距太大。进入购车阶段的居民,其现实可行的替代品主要是出租车或地铁特等车厢,据笔者观察,很多人之所以购车是因为上下班高峰或恶劣天气时“打的”太困难,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舒适性较差,宁愿支付较高的成本来克服这种不舒适,所以一般性增加成本无法让人放弃购车意图。要想让这部分人放弃购车,根本上要靠增加出租车的供应、完善地铁乘车环境、开设地铁特等车厢、加快发展家庭租车业务等。而目前几乎大多数城市的出租车行业背后都存在事实上的利益集团,它们是抵制增加出租车的主要力量。
其次,打造共享式交通,开放拼车业务,充分利用高科技来优化交通资源。在上下班高峰期行驶的小汽车中,很大一部分仅乘坐一人,造成极为严重的路面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出于对汽车经营者牌照的保护,各地政府向来对共享交通持谨慎、否定甚至打击的态度。要解决人车矛盾、路车矛盾,把这一块资源利用起来是一个极好的突破口,而国外也有给予共享乘车优先通行权的成功先例。作为一个具有创新基因的现代城市,深圳理应在这方面进行大胆的摸索,建章立制,把这个最大的潜在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更有利的条件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共享交通的安全性可以得到根本的保障,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可以发挥到极致。现在的问题是,共享交通可能会冲击甚至颠覆原有利益格局,但正如互联网对传统经济的冲击一样,它的破坏是极具正能量的,对一个为民服务、具有创新思维的城市管理者来说,不应该害怕这种冲击,拒绝这种破坏,而应该积极拥抱互联网、拥抱大数据,主动创造条件实现这种颠覆。
荷兰政企合作推动智能交通系统 荷兰政府网站2013年11月4日发布消息称,荷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将合作推动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广泛运用先进科技,更好地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交通信息,从而减少道路拥堵。根据该项目, 2014年荷政府将在阿姆斯特丹等地试运行道路拥堵预警体系,通过向司机发送有针对性的实时交通信息缓解拥堵。此项目还包括荷兰与奥地利及德国合作的智能交通体系,即从2016年起通过给鹿特丹、法兰克福和维也纳的车辆安装车载仪器,及时向司机发送前方修路或道路堵塞的提醒,以便司机选择其它路段或降低车速。荷兰基础设施与环境大臣舒尔茨-范哈根表示,智能交通系统和高科技车载设备可有效改善道路交通情况,为司机提供重要交通信息,预计十年后,荷兰60%的车辆将配有此类设备;同时,荷兰将努力保持在智能交通领域的领先地位,并拓展其出口潜力。
荷兰政府网站2013年11月4日发布消息称,荷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将合作推动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广泛运用先进科技,更好地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交通信息,从而减少道路拥堵。根据该项目, 2014年荷政府将在阿姆斯特丹等地试运行道路拥堵预警体系,通过向司机发送有针对性的实时交通信息缓解拥堵。通过沿途的数字标牌实时播报信息可以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结束语
在荷兰,人们用自行车已成习惯,“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文化”。在轨道-公交-自行车交通文化已成为人们习惯的情况下,居民也可以拥有小汽车,甚至是游艇,为居民提供可供选择的交通工具。荷兰人已形成轨道交通、路面公交、自行车一体化的交通文化,而这种交通通畅、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交通文化的形成,前提在于要充分认识到,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巨大的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采用社会系统工程的办法,要特别重视交通的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层面建设。先进交通文化的形成是实现人性化、生态化、和谐城市交通的必要条件。
公共自行车也是一大“节能高手”,是居民实现“绿色出行”的主要承载体。我国浙江桐乡目前市区共建站点119个,公共自行车3200辆,日均租车辆达6400余人次。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公共自行车的查询、租赁方式也在日趋智能化,“我们正在测试一款APP,以后市民只要用手机扫一下各租赁网点张贴的二维码,就可通过手机客户端查询公共自行车借还车等信息,甚至远程了解全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分布的路段、可借数量等。”桐乡市公共自行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潮锋说。与此同时,“智慧公交”的日渐盛行,为市民出行带来不少便利。公交电子站牌、微信订票、公交免费WiFi等“智慧”服务层出不穷,提升了公交的服务水平。目前,全市的GPS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已启用,对于乘车的市民而言,它的智能之处在于可以根据乘坐的站点数量来进行收费。公交智能化调度平台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公交管理水平,还提高了公交信息准确度,为市民提供准确率达到95%以上的公交信息。
随着小汽车保有数量的急剧上升,车与路的矛盾、车与人的矛盾、车与洁净空气的矛盾日益尖锐。2014年12月29日,深圳全市实行小汽车增量调控管理,小汽车“限购令”突降深圳值得思考。自此,深圳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石家庄、天津和杭州之后,全国第8个汽车限购的城市。治堵是深圳限购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深圳机动车数量增长迅猛,车辆密度全国第一。机动车尾气成主要大气污染源,在交通拥堵亟待改善与倡导绿色出行的今天,怎么通过经济杠杆,对小汽车出行需求做出调控;通过行政手段来弥补空缺,做到满足空间需求和保证空间质量的协调统一。真正实现一体化的交通文化,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中国智能交通网
从用户端出发、深度报道产品、提供解决方案、邀请专家解读技术、及时报道行业资讯、举办线上研讨会、培训安防复合型人才。
网站精华 杂志汇总 互动专区 智能交通资讯一网打尽微信公众账号搜索“cpsits”或扫描左侧微信二维码添加
转载声明:凡文章来源标明“中国智能交通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请不要一声不吭地来拿走,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未标明来源为“中国智能交通网”的转载文章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中国智能交通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出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
- 一路前行的公交都市建设(2014-10-21)
- 深圳发布汽车”限购令“彰显发展智能交通迫切性(2015-03-24)
- 国内八个出台汽车“限购令”城市及限购措施(2015-03-24)
- 交通APP盈利模式探讨(2015-03-24)
- 专访深圳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总工程师关志超(2015-03-25)
网友评论(0条评论)